打开APP

89%患者2年未复发,溶瘤病毒在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试验中表现亮眼

在治疗的前6周,大多数肿瘤样本具有较高水平的抗肿瘤T细胞和免疫信号通路的激活。对治疗有较好反应的患者在第6周的CD8 T细胞水平高于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这些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激活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三阴

2023-02-14

Nature子刊:李贵登/张连军/陈路团队合作发现肿瘤酸度维持T细胞干性,影响肿瘤免疫治疗

该研究发现长期的酸性微环境暴露能够重编程T细胞内的甲硫氨酸代谢和表观遗传图谱,从而维持了T细胞的干性表型。

2023-02-02

Cell:新研究精确定位了新冠病毒在人类鼻子的出入口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确定SARS-CoV-2---导致COVID-19的冠状病毒---进入和离开我们鼻腔中的细胞的路线,使这种可能性更接近现实。

2023-01-15

Cell子刊:肿瘤氨水平促进T细胞耗竭,影响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表示,氨的积累可能不仅局限于结直肠肿瘤。只有大约20-30%的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敏感,这意味着超过70%的癌症患者无法从免疫疗法中获益。而这项研究可能为解释其他癌症的免疫疗法耐药性打开了大门。

2022-12-28

光照安全剂量实现拉曼光学信号穿透14厘米肌肉组织的检测

无创检测体内肿瘤病灶对于临床医学肿瘤诊疗至关重要。医学成像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虽然能诊断体内深层病灶,但存在采集时间长、仪器昂贵或辐射剂量大等原因

2023-01-03

BMJ:大规模研究显示,轻症新冠的后遗症会持续数月,但大多在一年消退

这项来自以色列的大型研究发现,轻度COVID-19后出现的大多数症状,会持续几个月时间,但会在一年内恢复正常。其中,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种疫苗的人出现呼吸困难的风险更低

2023-01-13

Microbiome:揭示水稻种子生核心微生物组垂直传播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创新团队建立了水稻内生微生物资源库,并通过多尺度微生物组学分析,阐明了种子内生核心微生物组功能及其垂直传播机制。

2022-12-15

利用微生物发电的胶囊镜,可畅行最百转千回的小肠!

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管道,盘曲于腹腔内,全长约4-6米,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相关疾病的诊治都较为困难。

2022-12-19

AD:脑VD水平非常重要!首个定量研究发现,大脑中维生素D水平每升高一倍,与失智症或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降低最高33%有关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项定量检测人类脑组织内维生素D,并且探究其与认知能力和神经病理关系的研究。

2023-01-09

EMBO J:由外至,搞定Aβ!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揭示了Aβ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可能是对Aβ细胞毒性的反馈调节。而EPO不仅仅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也大量地参与到了Aβ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通路中,并对炎症抑制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有积极的影响。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