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合作丨华大智造携手凯普生物,基于高通量测序推动精准医疗临床应用
2023年3月29日,华大智造与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凯普生物)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在高通量测序平台、国际市场拓展等方向达成战略合作。
Mol Cell:靶向mSWI/SNF复合物有望让CAR-T细胞减少衰竭,更持久地抗击癌症
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细胞核中的一组专门的蛋白---mSWI/SNF(或BAF)复合物---在激活T细胞攻击癌症和触发衰竭方面都发挥着指挥作用。
ASC Nano:中山大学曹楠团队等建立心脏纤维化靶向给药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谷胱甘肽(GSH)响应的纳米颗粒(NPs)给药系统,能够将药物靶向递送至心肌梗死后心脏梗死区域内的活化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中,并实现对CFs的持续释放
第四军医大学夏丽敏团队揭示了靶向ELF4是一种新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策略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疾病,已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肝脏和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大约20%的新诊断患者表现为转移性CRC (mCRC),其结果令人沮丧。
Nat Biotechnol:利用CRISPR-Csm复合物实现精准的RNA靶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将一种新的复合物整合到CRISPR-Cas系统中。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团队揭示了靶向KLF5/COX2/PGE2轴是关键的免疫治疗增敏剂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突破。临床上开发的免疫治疗策略包括抑制性免疫检查点阻滞剂(Icbs)、增强型共刺激因子、溶瘤病毒、各种疫苗和过继细胞疗法。
抗PD-1/PD-L1疗法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的协同作用
自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ipilimumab(抗CTLA-4)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来,几种针对PD-1/PD-L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
靶向p53通路:机制、结构和治疗进展
肿瘤抑制基因TP53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肿瘤的发展过程与TP53突变引起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p53蛋白主要作为转录因子发挥作用,它调节多种途径,并决定细胞是否在应激条件下死亡。
iScience:科学家或发现人类机体炎症的“致命要害” 有望开发出靶向性抗炎症疗法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能在这些粒细胞的核心深处诱导抗炎性或M2巨噬细胞的激活。
因美纳首创产品Illumina Complete Long Reads,同台仪器实现长读长和短读长测序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3年3月14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其首款基于新型Illumina Complete 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