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多倍体鱼类中多个重复的Foxl2部分同源基因和等位基因的功能歧化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Divergence of Multiple Duplicated Foxl2 Homeologs and Alleles in A Recurrent Polyploid
肝癌细胞HepG2外泌体对其自身生长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为了研究肝癌细胞HepG2外泌体对细胞增殖、迁移、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阴迪、王一涵、王奕丹等人培养肝癌细胞HepG2并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其外泌体,采用粒径分析、透射电镜、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外泌体与肝癌细胞HepG2共培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比较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
研究发现核糖体碰撞广泛存在并可促进新生肽链的共翻译折叠
翻译是核糖体读取mRNA上承载的遗传信息并转译为氨基酸序列的有序过程。mRNA序列除了包含氨基酸序列的信息,还可能携带调控翻译延伸速率的信息。但相比于从密码子到氨基酸的明确对应关系,学界关于翻译延伸速率的调控信息知之甚少。新兴的ribo-seq技术通过RNA酶降解无核糖体“保护”的mRNA片段,并对单核糖体保护的mRNA片段进行高通量
研究揭示同源转座子维持普通小麦多倍体亚基因组高级结构稳定性
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一婧研究组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科技学院合作完成的题为Homology-mediated inter-chromosomal interactions in hexaploid wheat lead to specific subgenome ter
Nature:华大等机构揭示鸭嘴兽多条性染色体和卵生之谜
1月7日,华大与浙江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联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公布了单孔目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并首次通过全基因组的数据研究了单孔目多对性染色体以及哺乳动物部分性状的演化过程。作为最早与其他哺乳动物分歧的物种,单孔目(如鸭嘴兽、针鼹)处在哺乳动物的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们了
2020年外泌体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020年12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外泌体(exosome)是由大多数类型细胞分泌的微小膜囊泡。外泌体最早是指多囊泡胞内体(multivesicular endosome, MVE)的细胞区室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直径约30~120nm 的膜囊泡,现特指直径为直径在40~160nm(平均100nm)的膜囊泡。外泌体形成的第一步
Nature:揭示染色体碎裂导致癌细胞耐药性机制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健康疾病之一,这是因为与某些疾病不同,它是不断变化的,不断演变以逃避和抵制治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称为“染色体碎裂(chromothripsis)”的现象是如何破坏染色体,然后让它们以最终促进癌细胞生长的方式重新组合。
中心体复制起始调控研究取得新进展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国际知名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PLK4-phosphorylated NEDD1 facilitates cartwheel assembly and centriole biogenesis initiations”的研究论文。该项工作发现,中
首次构建出负责自主运动的人三维类组装体
2020年12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科学界首次组装了一种负责自主运动的人类神经回路的工作模型。他们利用人类干细胞产生了这种神经回路的三种组成部分---分别代表大脑皮层、脊髓和骨骼肌的组织,并让它们在培养皿中自行组装在一起。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eration
Nature:首次构建出模拟组织再生和癌症的类组装体
2020年12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类器官(organoid)是由实验室培养的干细胞衍生出来的类似器官的组织,通常被称为微型器官。鉴于它们可以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它们被认为是构建人工器官或开发新药的下一代技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国立首尔大学医院和成均馆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称为类组装体(assembloid)的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