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alytical Chemistry:提出基于纳升电喷雾质谱直接进样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纳升电喷雾质谱直接进样的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纳升电喷雾直接进样的高分辨质谱(nanoESI DI-HRMS),分别结合质谱信息非依赖采集(DIA)、拼接式质谱采集、毛细管微探针取样等技术,实现了大规模人群样本代谢组的高通量分析和20个哺乳动物细胞脂质组

2021-08-12

Cancer Research:低温是一种潜在的治疗p53突变肿瘤的新方法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大约50%的人类肿瘤中发生突变。许多肿瘤相关的突变p53蛋白错误折叠成一种常见的、变性的构象,并在人类肿瘤中积累到高水平。在这些肿瘤中,p53的突变形式提供了促进肿瘤进展的功能。因此,靶向突变p53已经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癌症治疗方法。在这一期中,Lu和同事的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前提,即某些形式的突变p53对构象的温度敏感;这些形式的p53在

2021-08-09

科学家找到新方法,有望助其“重获新生”

  在对抗各类疾病的过程中,人体内的T细胞可谓贡献巨大。通常情况下, 急性感染和疫苗接种后,初始T细胞被抗原、共刺激和炎症激活,以指数方式增殖向效应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分化。其中,记忆性CD8 T细胞(TMEM)可以长期存活,在没有抗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稳态细胞因子、IL-7和IL-15进行自我更新,并在再次感染时,产生强大的次级效应

2021-08-10

ALDH2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靶向ALDH2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方法

保护细胞免受乙醛毒性的主要线粒体酶是乙醛脱氢酶2(Aldh2)。ALDH2功能障碍与肿瘤发生/生长/转移的相关性已被广泛报道。ALDH2的低表达或高表达都有助于肿瘤的进展,并且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有所不同。此外,ALDH2)2多态性(Rs671)是亚洲最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本研究综述了ALDH2在各种类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可能的

2021-08-09

研究人员提出载体氧缺陷介导的生物质直接甲烷化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王敏团队合作,发展出一种载体氧缺陷介导的生物质直接甲烷化新方法,实现了包括木质纤维素在内的生物质资源在温和条件下(<200℃)的高选择性转化制甲烷,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开拓了新路径。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将废弃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甲烷十分

2021-08-01

Nature:揭示BRCA1-BARD1核小体识别和泛素化机制,有助开发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

2021年8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对BRCA1-BARD1蛋白复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该复合物在乳腺癌或卵巢癌患者中经常发生突变。这项研究确定了BRCA1-BARD1功能的各个方面,为未来的转化研究、癌症预防工作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支持。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7月28日在线发表在Na

2021-08-02

J Crohns Colitis:从肠上皮细胞端粒角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严重或长期病例中,肠上皮细胞端粒缩短已有报道。然而,其对UC发病机制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作者使用我们最初建立的长期器质性炎症模型来评估端粒缩短。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端粒缩短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羟基积雪草苷(MD)可能是一种超越内镜黏膜愈合的UC治疗的新候选方法。图片来源:https://pubmed

2021-07-26

Cancer Science:开发出一种肺结节良恶性无创诊断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聂金福、副研究员洪波生物信息学研究团队、研究员王宏志课题组和安徽医科大学二附院赵大海团队合作,在肿瘤早筛领域取得进展,开发出基于血液cfDNA甲基化的肺结节良恶性无创诊断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Cancer Science上。肺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肺癌病人生存期的关键。早期

2021-07-20

Immunity:科学家发现能改善机体免疫反应的新方法

2021年7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慢性病毒感染和肿瘤中,抗原特异性的CD8+ T细胞会发生功能性退化,这一过程被称之为“T细胞耗竭”,耗竭的T细胞会由耗竭细胞的前体(Tpex细胞)所维持,这些细胞在自我更新的同时会产生耗竭效应细胞(Tex细胞),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Tpex细胞如何维持其功能。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题为

2021-07-10

新加坡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身体作为传输媒介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Jerald Yoo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人体作为传输媒介,在为可穿戴设备包括在医疗环境中使用的设备供电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于发表在《自然电子》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现在非常流行,它们最显着的缺点之一是需要经常充电。电池的小尺寸和低容量意味着需要每天充电,频繁为多个小型设备充电并不方便。该团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