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委会成立,引领中国食管癌诊疗进入新阶段

2020年9月6日,为促进全国食管癌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探索、交流,引领我国食管癌综合诊疗水平进入新的阶段,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今日正式宣布成立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并于北京召开以 “自强、创新、合作” 为主题的食管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食管癌综合治疗研讨会。

2020-09-06

钟南山张伯礼等院士专家共议中医药防治新冠助力全球健康

8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的“2020北京健康大会·医生云论坛”在上海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新冠疫情重塑全球健康面貌”为主题,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在内的20余位两院院士参加大会,对新冠疫情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多家媒体和直播平台面向全国同步直播大会盛况,超过百万临床医生和公众在线观看。

2020-08-21

小麦镉污染防治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小麦是主粮作物,土壤镉污染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降低镉在小麦中的富集能够有效降低人体重金属镉摄入风险,因此筛选小麦低镉积累品种并探明其镉积累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静课题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苏北地区主要8种小麦品种,发现小麦镉富集能力存在显着差异,籽粒镉富集主要取决于根、茎镉含量,茎中节点对镉在体内的迁移和分布具有独特的调节作

2020-08-06

翊博普惠成功研制出防治结合型新冠病毒疫苗

2020年5月8日,北京翊博普惠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新冠病毒防治结合型DC细胞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有应用于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治疗和预防健康人群感染的潜能。 新冠疫情爆发伊始,世界上各大科研机构及知名药企快速动员起来,紧锣密鼓地投身于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迄今为止,特效药物尚未找到,而疫苗研发主要集中在减毒或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多肽

2020-05-08

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 近年来疟疾研究领域最新亮点研究!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有数据显示,全球有108个地区流行疟疾,共有约33亿人受到威胁,每年有近80万人因感染疟疾而死亡。4月25日是第十三个世界防治疟疾日,本文中,小编对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疟疾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de.wikipedia.org【1】Nature:揭示药物互作机制 有望开发出新型抗

2020-04-25

2020世界血友病日:规范化预防治疗为助力患者实现血友患者“零出血”

2020年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援助+团结”(Get + involved),呼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全球协作,共同为实现“救治所有的患者”而努力。 

2020-04-17

首个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获临床批件

 3月18日,由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领衔的医疗科研团队研发的化湿败毒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的首个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此次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有3个抗病毒药物和3个治疗肺部损伤的药物拿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件。

2020-03-23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解读近年来结核病领域重磅级研究成果!

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那么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都有哪些重磅级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GroundUp【1】Science子刊:新型分类测试方法可快速、超灵敏、低成本地检测活动性结核病doi:10.1126/scitransl

2020-03-24

两部门: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

 中西医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医疗救治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12日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提升临床救治效果。根据《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

2020-02-13

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

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3日在武汉正式启动。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科技部立即组织协调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快速启动应急科研攻关。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牵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4省8家单位参与。张伯礼表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西医各有所长,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