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全新的长非编码RNA(lncRNA F63)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2基因,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通过实验动物小鼠肝癌模型的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及
Nature:揭示Dantu血型的人红细胞表面张力增加可预防疟原虫入侵
2020年9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揭示了Dantu血型如何帮助预防疟疾的秘密。他们发现具有罕见Dantu 血型的人的红细胞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可以防止世界上最致命的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入侵它们。相关研究结果于
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疟原虫也有自己的内部时钟,用于协调对宿主细胞的破坏
2020年5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疟疾感染期间,无数疟原虫同时破坏它们所栖息的红细胞。这种破坏会在感染者体内每隔24小时、48小时或72小时就会引起一波发烧和发冷,这取决于哪种疟原虫虫株引起的感染。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假设宿主的生物节律负责对疟原虫活动的协调和定时。不过,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疟原虫有它们自己的固有时钟,从而既能对宿主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疟疾候选疫苗来抵御恶性疟原虫的感染!
2020年4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因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仍然是引发儿童死亡的主要单因素,但目前研究人员并未开发出有效的疟疾疫苗,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Anti-PfGARP activat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of parasites and reduces severe malari
Nature:揭示疟原虫通过糖转运蛋白PfHT1摄取葡萄糖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阐明了疟原虫糖转运蛋白PfHT1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月2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德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其分子式为C15H22O5,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是现今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但有些疟原虫逐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