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
来源:广州生物院 2020-10-01 17:34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全新的长非编码RNA(lncRNA F63)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2基因,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通过实验动物小鼠肝癌模型的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激活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s)和肿瘤组织中的一种全新的长非编码RNA(lncRNA F63)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VEGFR2基因,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进一步通过实验动物小鼠肝癌模型的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及疟原虫的代谢产物疟色素通过减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浸润,并通过阻断TAM的IGF-1/MMP9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机制。9月24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上。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有效的术后治疗方法,复发率较高,五年生存率较低。疟原虫感染能够抑制小鼠肝癌组织中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该发现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组织中浸润丰富的免疫炎性细胞,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小平团队发现,TAMs的数量及其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有助于肿瘤组织中的肿瘤血管生成,而疟原虫感染能下调TAMs中的MMP-9表达量,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生长。TAMs浸润水平的降低和TAMs中MMP-9表达水平的降低是疟原虫感染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信号通路分析进一步表明,疟色素(HZ)在TAM中的积累能阻断IGF-1/AKT/MAPK/MMP-9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