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评论: Universal Sequencing Technology 用短读长测序仪产生长读长结果的突破性创新
在NGS时代的下一个重大新闻是什么?答案是有一种低价高效又创新的NGS文库技术,使短读长NGS平台能够以简单、快速与合算的方式产生超长读长的结果。
非编码RNA: 长非编码RNA DDX11-AS1与HNRNPC结合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该研究表明,DDX11-AS1/HNRNPC轴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长非编码RNA在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长非编码RNA(LncRNA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们可以调控转录调控、染色质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细胞增殖。
长链非编码RNA TLNC1可促进肝癌的生长和转移
近段时间,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明确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
研究揭示长链非编码RNA在狄斯瓦螨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通过不同发育阶段狄斯瓦螨lncRNA-mRNA表达图谱的互作、比较关联分析,揭示了不同发育时期狄斯瓦螨lncRNA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生态学
Molecular Cancer: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80作为内源竞争性RNA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
食管鳞癌(E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夺去40多万患者的生命。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食管鳞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仍低于20%。对食管鳞癌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发有效的诊断和预后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长非编码RNA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连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引起。过去的几十年证明免疫系统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尽管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被发现,但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有效的。
行业动态:汉氏联合韩忠朝董事长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
近日,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了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汉氏联合董事长韩忠朝院士上榜“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单,位列16855,是国内临床医学学科前10名的学者。
一种新的伊马替尼上调的长非编码RNA在抑制Abl癌基因诱导的肿瘤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长非编码RNA(LncRNAs)调节失调与多种人类癌症有关。Bcr-abl癌基因是人类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的结果,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
东南大学团队将校训写入DNA,并成功读取
近日,因为将校训“止于至善”——“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作为数据写进了DNA分子里,并将科研成果成功发布在Science Advances上,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宏团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样硬核的技术和独特的巧思,不由得让人大呼“工科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