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雌核生殖鲫雄性特异微小染色体研究中获进展

   单性生殖缺乏减数分裂同源重组,导致有害突变积累以及阻碍遗传多样性产生,因此单性生物类群通常被认为是进化的死胡同,无法长期存在。然而,雌核生殖银鲫生存时间已经远长于其预测的灭绝时间,并展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此外,不同于其他单性脊椎动物,雌核生殖银鲫野生群体中存在少量的比例不等的雄性个体。因此,雌核生殖银鲫为研究

2021-09-16

手性无机纳米材料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手性无机纳米结构的快速发展已经从本质上的手性纳米粒子扩展到由有机物、金属、半导体及其混合材料制成的更复杂的组装体。

2021-09-24

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纳米颗粒来治疗多种人类疾病?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成功实现了利用纳米颗粒来治疗多种人类疾病,那么近期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1-08-27

异育鲫粘孢子虫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防治团队在异育银鲫寄生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异育银鲫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问题严重危害其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由粘孢子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每年都造成养殖苗种和成鱼的大量死亡。如洪湖碘泡虫引起的“喉孢子虫病”、吴李碘泡虫引起的“肝孢子虫病”、武汉单极虫引起的“肤孢子虫病”等,每年6–9月发病塘口约30%以上

2021-09-03

MG53通过调节非小细胞肺癌中G3BP2的活性来抑制肿瘤进展和应激颗粒形成

癌细胞通过过度形成应激颗粒(SGs)而对化疗干预产生耐药性,这些应激颗粒是由致癌蛋白G3BP2调节的。选择性调控G3BP2/SG信号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潜在手段。

2021-09-26

Smad4诱导的反义长链非编码RNA BRE-AS敲低可促进颗粒细胞凋亡

反义长非编码rna (as - lncrna)是lncrna的一个子类,其转录方向与蛋白编码基因重叠,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然而,它们在女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未知的。

2021-09-23

Nature子刊:我国科学家发现1070纳米的光脉冲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1070纳米的光通过减少Aβ载量改善了AD小鼠的记忆和认知能力。此外,他们发现1070纳米光可以触发小胶质细胞反应,而不是星形细胞反应,以促进Aβ清除。据观察,在光刺激后,血管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减少,而血管密度增加。他们发现,血管密度的增加也促进了Aβ的清除。

2021-09-25

揭示多壁碳纳米管对龙葵-土壤根区微生物和养分循环的作用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周培教授团队在生态环境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了题为When nanoparticle and microbes meet: The effect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microbial comm

2021-09-24

利用纳米颗粒将HIV药物递送到大脑中,有望治疗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

来自美国迈阿密大学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减少大脑中通常会引起神经系统问题的HIV/AIDS病毒库。这种治疗策略对于改善各种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

2021-08-29

氮掺杂增强金属纳米材料生物活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刘晶课题组与济南大学副教授于欣等合作,在脂质体包覆的氮掺杂钛基纳米材料酶活性增强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itanium Nitride Nanozyme for pH-Responsive and Irradiation Enhanced Cascade Catal

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