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细菌所产生的特殊抗生素—吩嗪如何增强其对磷元素的获取?
2021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年来,科学家们都知道,当存在食物和空间竞争时,某系细菌会产生对其它细菌有害的分子;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所谓的抗生素还有另一个用途,即当资源匮乏时,其能帮助细菌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种类进行
研究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并揭示其在炎症过程中调控肠道干细胞损伤修复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MAP3K2-regulated intestinal stromal cells define a distinct stem cell niche”。该研究首次发现肠道干细胞底部存在一类被称
研究发现深海微生物新物种并揭示其元素循环驱动机制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对碳、氮、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在地球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进行描述、示踪和预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地球各种生命形式中,微生物因其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物质代谢方式丰富,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驱动作用。深海微生物具有丰富的遗传与代谢多样性,但由于采样和培养条件的限制
EBioMedicine:一种抗高血脂药物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改变了其大脑连通性
2021年3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日本理化研所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潜在新靶点,这可能会带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连接和回路的新疗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Bio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as a novel therap
其健康与否或与胆固醇的颗粒大小有关!
2021年3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因能将沉积在动脉中的胆固醇运动到肝脏中进行清除,H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有益胆固醇往往与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这就与所谓的有害胆固醇(L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LDL胆固醇会促进胆固醇在动脉中积累并增加机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尽管降低LDL胆固醇的药物能降低个体患心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迷你大脑类器官 其能像婴儿大脑一样成熟!
2021年2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题为“Long-term maturation of human cortical organoids matches key early postnatal transitio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
蚯蚓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全球分布与生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开启了一段看似平淡却又独特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就是隐伏于地下的蚯蚓,并在1881年出版的《腐殖土的形成和蚯蚓的作用》中得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论断“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基于一系列巧妙的实验,达尔文敏锐地发现土壤的形成与蚯蚓的长期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后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蚯蚓
康希诺/军科院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3期研究中期分析结果积极
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其已接到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的通知,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5型载体)(Ad5-nCoV)的3期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中,成功达到预设的主要安全性及有效性标准,无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公司可继续推进Ad5-nCoV的III期临床试验。同时,康希诺称,截至本公告日期,对公司而言,该试验
研究人员破译中华蟾蜍大型基因组揭示其“成功”的秘诀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隶属蟾蜍科蟾蜍属,俗名“癞蛤蟆”, 是我国常见且为人熟知的两栖动物。蟾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也是象征招财进宝的吉祥物。此外,蟾蜍还具有较高的医药研究价值,其耳后腺和背部皮肤的分泌物有较强毒性、成分复杂,主要是强心甾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统称为蟾蜍毒素(Bufotoxin),有麻醉止
Sci Rep:癌症药物载体结构如何影响其靶向性
癌症的罪魁祸首是细胞的分裂已经变得无法控制。这些细胞获得了优于正常细胞的生长优势,并通过改变参与生长和代谢的细胞途径来操纵其环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很多研究揭示了癌细胞相关的分子途径和蛋白质活性的改变,并且已被确定为治疗干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