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团队发现,糖原才是T细胞清除活性氧、提高抗肿瘤功能的关键

糖原不仅为ROS的清除搭建了高效的反应平台,其重要分解产物G1P、G6P还分别通过调节限速酶和作为底物,维持着ROS清除系统的顺利进行。

2025-07-22

抑制非肌肉肌球蛋白II活性可增强T细胞肿瘤杀伤效能

该研究为机械力信号调控T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研发更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生物力学新策略。

2025-02-20

Adv Sci:崔文国/杨莹/杨克团队开发首款基于中药当归活性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该研究成功开发了全球首款基于传统中药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递送系统——ALD@EM,克服了 decursin 等天然成分的应用瓶颈。

2025-05-15

姜长涛团队最新Cell论文,利用AI工具,挖掘出超60万种胆汁酸代谢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辅助工作流程——BEAUT,并预测了超过 60 万种候选胆汁酸代谢酶,并发现了首个具有独特骨架修饰的胆汁酸——3-acetoDCA 及其合成酶——ADS。

2025-08-09

《细胞发现》:中国科学家发现全新改善认知靶点,基质金属MT1-MMP是肥胖和衰老相关认知障碍的关键介质

衰老会导致认知和神经元功能的巨大变化,推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尽管衰老和肥胖都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但尚不清楚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影响整个生命周期的认知功能,以及大脑功能如何调节它们对认知的影响。

2025-09-26

同济/中科院团队开发去糖基化靶向嵌合体,抗肿瘤活性甚至优于抗PD-L1抗体

研究首次证明DGlyTAC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在针对PD-L1的小鼠肿瘤治疗中,DGlyTAC优于抗PD-L1抗体的抗肿瘤效果,毒性也更低。

2025-05-11

Nat Chem Biol:研究者揪出脂肪酸 ELOVL6,抑制剂让肿瘤缩水还延长生存期

科学家们发现,给携带KRAS-G12V突变肿瘤的小鼠使用ELOVL6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生存率。

2025-10-30

MP: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破解中药活性成分马钱苷改善突触可塑性、抗抑郁的机制!

该研究为HINT1作为抑郁症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表明马钱苷是靶向该靶点的抑郁症候选药物。

2025-04-09

Nat Metabol:在寒冷季节受孕后出生的个体,成年后其棕色脂肪组织活性更高,内脏脂肪堆积更少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在寒冷季节受孕后出生的个体在成年后可能拥有更高的棕色脂肪组织(BAT)活性、更高的能量消耗及更低的体重指数(BMI)和内脏脂肪堆积。

2025-04-16

中美科学家合作揭示一条新的活性氧感应通路,通过抑制线粒体翻译切断死亡信号,保护肿瘤细胞

该研究发现VPS35的氧化调控机制是导致化疗“哑火”的关键因素,为逆转化疗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同时可作为预测铂类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