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表观遗传学图谱帮助治疗听力丧失
2018年1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表观遗传学负责研究基因的表达和控制过程。内耳中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揭示听觉发生的关键。由特拉维夫大学萨克勒医学院副院长Karen B. Avraham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现已创建了第一张内耳的“甲基化”图谱,侧面反映了遍观遗传调控的机制。Avraham教授与TAU博士生Ofer Yizhar-Barnea和R. David Hawkins教授以及华盛
Science:科学家们揭示大脑紊乱的基因学机制
2018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包括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科学家在内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模型,将DNA和基因活动的变化与脑部疾病的风险联系起来。相关结果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科学家现在可以将它作为一种工具来探索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等疾病的生物学机制,这些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深刻理解,也无法治愈。“这是为了解大脑而开发的最全面的功能基因组资源,它建
Nat Genet:科学家揭示DNA损伤诱发癌症和遗传性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8年12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DNA损伤影响突变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表示,我们对突变形成的贡献或许远远被低估了,很多遗传突变或许并不是由DNA的加倍错误所引起的,而是由脆弱分子所导致的损伤引起的。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不幸的是,对于研究那些并
西雅图遗传学糖工程新型抗体SEA-BCMA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进入临床开发
2018年11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近日宣布评估抗体药物SEA-BCMA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安全性和耐受性的I期临床研究(NCT03582033)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I期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计划在美国招募65例R/R MM患者。研究分为2个部分,剂量递增队列旨在评估SEA-B
西雅图遗传学CD30靶向药Adcetris斩获第3个突破性药物资格
2018年11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近日联合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抗体药物偶联物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联合化疗方案CHP(环磷酰胺+阿霉素+强的松)一线治疗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或其他CD30阳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包括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
光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
2018年10月31日/生物谷BIOON/---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是近几年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整合了光学、软件控制、基因操作技术、电生理等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工程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首先采用基因操作技术将光敏感基因(如ChR2,eBR,NaHR3.0,Arch或OptoXR等)转入到神经系统中特定类型的细胞中进行特殊离子通道或GPCR的表达。光感离子通道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刺激下会分别对阳离
通过让视紫红质翻转扩大光遗传学工具包
2018年10月23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已证实使用光敏感蛋白控制单个脑细胞是一种检测大脑复杂性的强有力工具。随着神经科学的这个分支不断扩大,对各种蛋白工具的需求也在增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对一类称为视紫红质(rhodopsin)的蛋白进行改造的新方法。通过在细胞膜中翻转这类蛋白,他们能够产生具有不同特性的工具。相关研究结果于2
Nat Biotechnol:一种新方法有望通过解析DNA表观遗传学代码来诊断疾病
2018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州佩雷尔曼医学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对DNA表面吸附的化学基团进行测序,或有望帮助检测癌症和其它疾病,这些化学基团能够标记基因组中的一种DNA碱基,这些标记的差异或能控制基因的表达或沉默
科学家如何运用表观遗传学研究来抵抗多种人类疾病?
近年来,科学家们运用表观遗传学研究在抵御人类疾病,开发多种新型疗法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1】JCB:靶向表观遗传学蛋白可以预防乳腺癌doi:10.1083/jcb.201804042来自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PMCC)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促进乳腺干细胞响应性激素黄体酮增殖的表
科学家研究揭示影响“眉毛浓密"程度的遗传机制
有人说,自古至今,眉毛一直是颜值的金线。不论是“螓首蛾眉”,还是“星目剑眉”;不管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亦或是 “芙蓉如面柳如眉”,眉毛总能传递出无限的神韵。但是你是否知道,是什么决定眉毛的浓密程度的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影响眉毛浓密程度的遗传因素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公共科学文库-遗传学》(PLOS Ge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