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利用人工智预测癌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在分析来自700名患有黑色素瘤、胃癌、肺癌和膀胱癌之一的患者样本时表现出很高的准确性。

2024-02-29

JITC:复旦团队发现逆转肝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新突破口!

基于既往研究的HCC单细胞测序数据,复旦团队在本次研究中专门针对TAMs展开生信分析,找出了34个在HCC微环境中TAMs和正常巨噬细胞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2024-02-11

JCO:免疫治疗耐药突变大揭秘!哈佛团队揭示肺癌免疫治疗获得耐药中的关键基因突变和免疫表型特征

免疫治疗获得性耐药的基因组改变和免疫表型特点的新分析成果。

2024-01-18

J Hematol Oncol | 华东师范大学杜冰团队发现表达FFAR2的髓源抑制细胞驱动癌症免疫逃逸

该研究报告了SCFAs(乙酸)在患者和小鼠肿瘤组织中的显著积累,以及FFAR2在更具免疫抑制性的MDSCs中被乙酸激活,这被证明对免疫抑制和癌症进展至关重要。

2024-03-02

Cell | 浙江大学王良静/陈淑洁发现微生物代谢物通过调节泛癌患者的T细胞干细胞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发现共生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L. johnsonii)的丰度与Tpex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并提高了对ICB的反应性。

2024-03-17

《科学·免疫学》:抑制抗癌免疫的调节T细胞,竟然后继有“人”!

在这部分免疫抑制性常规T细胞身上,研究者们发现了CTLA-4、ICOS等典型的免疫检查点及TIGIT、TIM-3等共抑制分子,用来识别此类细胞的最佳表面标志物则是趋化因子受体CCR8

2023-12-20

ANN ONCOL:人工智能在免疫肿瘤学中预测生物标志物发现:系统评价

该综述评估了 90 项已确定的研究,涉及癌症的四种主要数据模式,描述了数据集、方法、生物标记物和结果。

2024-01-24

Nat Neurosci:中国科技大学张智等团队合作发现神经疼痛介导外周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大脑和免疫器官之间的串扰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但人们对大脑和免疫器官在对疼痛的反应中进行交流的神经解剖学和分子基质知之甚少。

2024-02-06

STTT:浙江中医药大学温成平/章云团队发现系统红斑狼疮免疫失衡新机制及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Neddylation修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并阐述了靶向Neddylation通路调控双阴性T细胞稳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4-02-09

CMI | 武汉大学林丹丹/钟波/陈小奇发现双硫仑通过靶向RNF115改善STING/MITA依赖炎症和自身免疫

STING的功能获得突变(其中最常见的是STINGN154s和STING V155M)介导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一种称为STING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婴儿期发病相关的血管病变(SAVI)。

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