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珍/王磊课题组揭示血小板表面Ero1a/PDI电子传递系统调控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
血小板是数量第二多的血液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感受血管的损伤,在伤口处粘附并聚集,封堵伤口并阻止血液的流失。但是,血小板的过量和异常活化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是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阐明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
吸二手电子烟还会增加患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风险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电子烟使用率正逐年上升,很多人是因为戒烟而过度到电子烟,还有一些人认为电子烟的危害较小。实际上,大量研究证实使用电子烟与传统香烟一样会带来不良的健康后果。研究人员认为,与传统烟草香烟相比,电子烟产生的颗粒物较少,但电子烟气溶胶中的超细颗粒物含量可能更高,这些物质可能含有挥发性化合物和有毒金属,会损害肺部组织。尽管存
Sci Rep:吸电子烟真能改变机体DNA并增加个体患癌风险吗?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吸电子香烟的人群(vapers)或许会经历DNA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与吸烟者机体所出现的变化相似,尽管其并没有那么明显。
儿童使用电子设备将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出现概率
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儿童接触数字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使用电子设备也就愈加频繁,对其身心健康带来极大伤害。一个由来自欧洲各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对比利时、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德国等8个欧洲国家的儿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儿童使用电子设备与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性。相关研究结果以“Media use trajectories and
两篇Nat Commun:免疫疗法或有望治疗患软脑膜疾病的癌症患者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免疫疗法或能让LMD患者获益,LMD这种罕见且存在严重并发症的癌症会扩散到患者的大脑和脊髓中,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LMD的新型疗法。
研究人员发表深浅海软甲纲动物比较病毒组学分析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崔杰研究组在国际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深海具有光照少、盐度高等独特的理化性质,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极端恶劣环境。由于采样困难,人们对于深海的研究较为局限,而对深海病毒的种类更是知之甚少。在这项工作中,崔杰团队对“科学”号科考船在深海冷泉区采集到的一种虾类(潜铠虾,Shinkaia
种间竞争影响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方面获进展
胞外电子传递是微生物进行胞外代谢的主要方式,众多微生物通过该过程参与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和实现污染物高效降解(如生物电化学系统BESs)。混合微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代谢相互作用(如竞争、共生、共存等),这些代谢互作关系会影响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进而影响BESs降解污染物的效率。以往相关研究主要
狗狗VS电子鼻:通过“嗅觉”检测前列腺癌,谁更胜一筹?
研究证明犬类能闻到由前列腺肿瘤释放到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味,甚至比人工传感设备电子鼻精确,这一研究验证了犬类在检测人类疾病方面的可行性。众所周知,犬类的嗅觉十分灵敏,它们的鼻子有2亿种气味受体,这使得它们能够检测到人们无法检测到的微量气味。如今,嗅探犬已经是一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犬类职业,它们会在机场等危险场所检测枪支、爆炸物和
Science:皮肤电子设备出炉!开发出高导电的弹性纳米膜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的Hyeon Taeghwan和Kim Dae-Hyeong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公布了一种制造纳米膜形式的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这种新的复合材料由金属纳米线组成,这些金属纳米线在超薄橡胶膜内以单层形式紧密地排列。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产甲烷古菌的酶复合物进行电子分岔和二氧化碳固定之谜
研究人员从一种产甲烷古菌中发现了一种庞大的酶复合物,它直接将电子分岔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到二氧化碳的还原和固定中。他们对这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过程的详细见解可能为可持续的生物技术开发带来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