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学者最新Nature论文,揭示雌激素受体调控新机制,为乳腺癌治疗开辟新方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pSer118 通过破坏富含芳香族氨基酸簇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来驱动构象变化,展示了疏水性突变如何恢复雌激素受体介导的转录。
宋尔卫团队临床研究发现,靶向细胞自噬+CDK4/6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
临床数据表明,对于CDK4/6i治疗失败后的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羟氯喹联合大剂量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200 mg,每天一次)的毒性可耐受,且表现出有前景的治疗效果。
Cancer Res:ACSL4介导的膜磷脂重塑激活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转移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差,转移倾向高。脂质代谢已成为其他类型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关键调节因子。
Nat Med:临床试验表明TCR-T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这种称为TCR-T细胞疗法的细胞免疫疗法克服了细胞免疫疗法中的两个难题:如何产生大量能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T细胞,以及如何提高经过基因改造后的T细胞灌注回相同患者体内后的增殖能力。
《JAMA·肿瘤学》:哈佛团队发现,携带种系遗传变异的4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发生第二次乳腺癌的风险飙升427%!
这项研究强调,遗传学检测对于40岁及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很重要,可以确定未来发生第二原发乳腺癌的风险。
Breast Cancer Res:科学家揭示开发新型乳腺癌疗法的潜在靶点
本文研究揭示了TRPS1在乳腺组织内与机械转导内在相关的管腔祖细胞中的重要功能,其或许能为揭示TRPS1的致癌功能提供新的见解,因为管腔祖细胞或许是很多乳腺癌类型发生的起源细胞。
JAMA Netw Open: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有望帮助识别出未来会患乳腺癌的女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为乳腺癌检测所开发的商用AI算法或能识别出未来乳腺癌发生风险较高的女性,这或许就为个体化筛查方法的开发提供了一条途径,有望对人群进行早期癌症诊断和筛查。
维迪西妥单抗乳腺癌研究发表于肿瘤学顶刊《癌症研究》(Cancer Communications)
研究包括I期和Ib期两项汇总分析(C001、C003),C001纳入了24例HER2过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C003纳入了46例HER2过表达和66例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
Nature子刊:上海科技大学钱学骏团队开发多模态AI模型,实现多层级乳腺癌风险预测
研究团队构建的BMU-Net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多层级的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旨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Cell:科学家识别出与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相关的数千种新型基因突变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情况,而是存在于基于遗传改变如何影响蛋白质功能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