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iPS重编程因子解锁异染色质之谜

 10月1日,EMBO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组和裴端卿研究组的题为Heterochromatin loosening by the Oct4 linker region facilitates Klf4 binding and iPSC reprogramming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重编程因子中Oct4主要起到松散解离异染色质的作

2019-10-21

PLoS ONE:鉴别出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因子

2019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p53家族的转录因子(p63和p73)在角化细胞(一种皮肤细胞)功能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图片来源:J. Scott Beeler et al.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皮肤作用模型系统进行研究后发现,p73是皮肤创伤及时愈合所需要的,在正常组织中,p7

2019-10-18

珐博进首创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单抗pamrevlumab III期临床治疗首例患者!

2019年10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珐博进(FibroGen)是一家领先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总部设在旧金山,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均设有分支机构,该公司致力于运用其在缺氧诱导因子(HI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生物学和临床开发方面的前沿专业知识,发现和开发用于治疗贫血、纤维化和癌症领域的创新疗法。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研究性抗CTGF单克隆抗体pamrevlumab治疗不可切除性

2019-10-25

J Immunol:发现B细胞发育的新调节因子

2019年10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白介素-33 (IL-33)在过敏性和非过敏性疾病中驱动炎症反应。肺、胃肠道和其他地方的上皮细胞释放IL-33,激活免疫细胞靶上的ST2受体。除了ST2结合域,IL-33还含有核染色质结合域,这表明它可能在产生它的细胞内起作用。然而,IL-33在细胞内的作用尚未被证实。图片来源:WikiJournal of Medicine医学博士Matthew

2019-10-15

Nature:揭示α-酮戊二酸是p53介导的肿瘤抑制的效应因子

2019年10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抑制基因TP53(编码蛋白p53)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以及在70%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发生突变。野生型p53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积累,并调节基因表达以改变细胞命运和阻止肿瘤产生。众所周知,野生型p53也可以调节细胞代谢途径,不过人们对p53依赖性的抑制癌症进展的代谢变化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

2019-10-07

MSB:转录因子浓度的时间波动或会影响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命运

2019年10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蛋白质浓度的时间变化如何影响生物学?这是一个生物学家们最近才开始研究解决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定蛋白质数量的随机时间变化在生物学过程中起着直接而且重要的角色。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蛋白质浓度的时间波动或能决定胚

2019-10-06

鉴定出FHL1是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主要宿主因子

2019年10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致关节炎甲病毒(arthritogenic alphavirus),比如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在全世界引起严重的让人虚弱的风湿性疾病,从而导致严重的发病率和经济成本。CHIKV是一种重新出现的甲型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曾经一度局限于东半球的CHIKV自从2013年在加勒比地区发现携带这种病毒的蚊子以

2019-10-07

Science子刊:驯服细胞因子怪兽!揭示T细胞激活疗法中毒性细胞因子释放机制

2019年9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经基因改造后结合癌细胞抗原并激活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显示出临床前景。不幸的是,由于不受控制的免疫激活和细胞因子释放,它们也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T细胞激活疗法通常都会伴随全身性细胞因子释放,这可能会进展为致命性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即细胞因子风暴。鉴于在机制上对T细胞激活和全身性细胞因子释放之间的关系的不完全理

2019-09-22

Ebiomedicine:线粒体调节因子或为癌症治疗新靶点

2019年9月21日 讯/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线粒体裂变因子(MFF)在控制癌细胞存活中的作用,表明该蛋白可能代表了有希望的治疗靶标。他们还发现,MFF的表达受到Myc的调控。这些结果在线发表在《EBioMedicine》杂志上。线粒体是向我们的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它还控制多种细胞死亡机制,并在癌症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此外,线粒体动力学能够协调细胞

2019-09-22

JBC:鉴别出维持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新型转录因子复合体成员

2019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转录因子复合物中发现了能够维持β细胞功能的新成员。胰岛中的β细胞能够产生胰岛素来调节机体血糖水平,同时还能为全身的细胞提供能量,而β细胞的缺失或功能异常常常会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是全球人群所面临的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