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转录因子基因BP在调控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应用”获发明专利
来源:华南植物园 2020-05-16 12:14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拟南芥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国的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生长。拟南芥植株较小(一个8cm见方的培养钵可种植4-10株)、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为Arabidopsis thaliala (L.) Heynh。拟南芥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国的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生长。拟南芥植株较小(一个8cm见方的培养钵可种植4-10株)、生长周期短(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结实多(每株植物可产生数千粒种子)。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分明(图1),莲座叶着生在植株基部,呈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呈批针形或线形。侧枝着生在叶腋基部,主茎及侧枝顶部生有总状花序,四片白色匙形花瓣,四强雄蕊。长角果线形,长约1-1.5cm,每个果荚可着生50-60粒种子。
5月11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刘勋成等科研人员完成的“拟南芥转录因子基因BP在调控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的拟南芥转录因子基因BP编码的转录因子BP是Ⅰ类KNOX 亚家族的成员,其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了PHYB介导的光起始种子萌发过程。转录因子基因BP的T-DNA插入突变体bp-1和bp-9抑制种子萌发,而超表达转录因子基因BP后种子萌发率显着提高,表明转录因子基因BP在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发明揭示了转录因子BP调控PHYB依赖调控种子萌发的机制,提供了转录因子基因BP在植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方向,对于培育高萌发率的转基因植物具有重要价值。(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