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通过全人源Lambda抗体拓展抗体药发现空间 – 伊米诺康发布全人源抗体平台新品系:ImmuMab® HKL小鼠
伊米诺康通过专利技术-超大片段跨物种原位替换技术,在ImmuMab®小鼠的基础上增加Lambda轻链可变区人源化,使得ImmuMab®小鼠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增加至3.2Mb。
2024-07-18
利用光遗传学恢复盲人视力,两位科学家获2024年沃尔夫医学奖
两位科学家因共同开创了一种新颖的视力恢复方法而获得沃尔夫奖,他们设计并应用光遗传技术使眼睛中存活的神经元具有光敏性,功能性地替代因损伤和遗传疾病而丧失的光感受器。
2024-07-05
全球首创——伊米诺康发布驼源纳米抗体发现平台:ImmuAlpaca®小鼠
伊米诺康通过专利技术MASIRT®打造创新驼源纳米抗体发现平台——驼源化小鼠ImmuAlpaca® 小鼠。这项技术将使得纳米抗体的发现进入标准模式动物操作的新阶段。
2024-06-04
NEJM Evid:临床试验表明降胆固醇药物非诺贝特可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非诺贝特是一种片剂,用于降低胆固醇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先前研究心脏病治疗的子研究结果表明,非诺贝特可能能够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但还需要更确凿的结果。
2024-07-08
利用仿生学和人工智能开发下一代减肥药,诺和诺德与Flagship旗下新公司达成6亿美元合作
使用MIMIC™平台,Metaphore可以确定需要模拟的药效团,精细地绘制其表面以创建模具,然后使用模具开发新的分子,模拟原来的药效团的功能。
2024-05-14
2023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揭晓
作为在中国长期承诺的重要组成,拜耳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本地科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国源头创新及新药研发转化,不仅开创了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学术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也树立了“产学研”协同发展、合作创新的典范。
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