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一种新型的血液再分配机制或对于成人视网膜正常发挥功能至关重要

2020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在体内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再分配的新型机制,其对于成人视网膜发挥正常功能或许至关重要。图片来源:Alarcon-Martinez, Villafranca-Baughman et al.,CRCHUM/Nature研究者A

2020-08-15

Sci Rep:器官助力大肠癌研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威克森林再生医学研究所(WFIRM)的科学家们成功制备了人类结直肠癌的微型类器官,以更好地了解肿瘤在其自然微环境中如何生长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这项新研究是第一个在实验室模型中复制对天然肿瘤组织的观察并在全身生理学背景下对其进行验证的研究。

2020-08-07

Sci Rep:开发出首个3D器官模型来研究炎症诱发血脑屏障功能异常的机制

2020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克森林浸信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首个拥有功能性血脑屏障的3D多细胞大脑类器官模型,其或许能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平台来帮助筛选能控制机体炎症的药物,炎症是多种神经性疾病发病的核心,比如缺血性中风等。

2020-08-07

诺华新一代药物Beovu:与Eylea相比,能更快速地实现持续视网膜液控制!

视网膜液是湿性AMD疾病活动的关键标志物,持续性干燥视网膜是核心治疗目标。

2020-07-28

强生AAV-RPGR治疗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可显著改善视力!

AAV-RPGR旨在将RPGR基因的功能拷贝递送至视网膜下空间,改善和维持视觉功能。

2020-07-19

熬夜刷手机,真的会影响视网膜细胞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娱乐和游戏 APP 的火爆,许多年轻人甚至许多学生,每天都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手机上,甚至不惜熬夜。俗话说,熬夜刷手机爽,一直熬夜一直爽。但是,熬夜对人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之前不少媒体都报道过有年轻人熬夜猝死的。而对于那些还未成年的学生来说,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熬夜的危害就更大了。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科尔眼科研究所的 S

2020-06-24

"器官"帮助癌症患者实现精准治疗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希望之城的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TGen)开发了一个名为PATRIOT的新程序,通过使用类器官,即从患者肿瘤样品中提取的实验室培养物,在寻找抗癌药物方面提供了全新的准确性指导。

2020-06-23

Nature:用迷你器官研究SARS-CoV-2如何破坏人体并造成死亡!

2020年6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SARS-CoV-2这种病毒可以损害在实验室中生长的肺、肝和肾组织,这可能解释了COVID-19在人类中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原因。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室培育微型器官,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如何破坏人体。对这些类器官的研究揭示了病毒在入侵器官方面的多样性,从肺部到肝脏、肾脏和肠道。研究人员还在这些微型组织中进行药物试验

2020-06-25

开发可以预测药物通透性潜力的大脑器官

2020年6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脑沐浴在一种叫做脑脊液(CSF)的支持性液体中,脑脊液提供营养,是大脑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由于缺乏实验手段,人们对人脑脊液的组成和它是如何形成的了解甚少。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细胞生物学部门的Madeline Lancaster小组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脑类器,它可以产生脑脊液,并且有潜力预测药物是

2020-06-16

AJP:维生素A类似物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成年人群中失明的主要原因。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称,单剂量的9-cis-retinal(一种可以在视网膜细胞中形成视觉色素的维生素A类似物)治疗会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视觉功能。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