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一代的类器官或能像机体真正的组织那样生长及发挥功能!
2020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类器官正在迅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工具,研究人员想通过利用干细胞来制造微型组织和器官,并使其能够精确地模仿真实组织和器官的行为。从基础生物学研究到药物开发和测试,类器官都能够通过提供健康或疾病的人类组织来补充动物学实验,并加速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试验的漫长旅程;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有可能通过提取
Cell:科学家在体外培养出有功能的视网膜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在培养物中产生了类似于人类视网膜组织的类器官模型,可用于研究遗传性眼病相关的细胞类型。该研究由巴塞尔分子和临床眼科研究所(IOB)的Botond Roska领导的团队以及诺华研究所的合作者完成,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ell》杂志上。
广州站|新一代精准医学—质谱组学与类器官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研讨会
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革新加快了多组学研究向定量化、高通量化发展。多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构建了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而精准医学的构建,也离不开生物医学研究模型。近年来,兴起的类器官模型被广泛应用,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和动物模型体外培养丢失了肿瘤细胞的异质、移植成功率低、样本量大等问题。当多组学利器遇到类器官模型,对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会有怎样的创新和
Cell Stem Cell:新型类器官平台或能加速早期肺癌的研究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潜在的靶向性疗法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加速平台,其或用来研究早期阶段的肺癌并能识别和检测潜在的新型疗法,即利用衍生自肺部细胞的类器官来深入开展研究。研究者指出,类器官能帮助他们追踪一种常见且难以研究的肺部肿瘤—肺腺癌(aden
研究解析人类与非人灵长类恒河猴视网膜衰老分子图谱
8月26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题为A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tlas of the aging human and macaque retina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类及非人灵长类恒河猴视网膜进行单细胞测序,解析了人类与恒河猴视网膜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异同,并建立了人类及恒河猴视网膜衰老的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SARS-CoV-2或能潜在感染人类神经祖细胞和大脑类器官!
2020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香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SARS-CoV-2或能感染人类的神经祖细胞和大脑类器官。SARS-CoV-2会诱发COVID-19,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截至2020年8月3日,全球有超过1700万COVID-
Science: 新研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带来希望
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作者揭示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发生病变的内在机制。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针对上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科学家研制首个“屏蔽”免疫的人胰岛类器官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近期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索尔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新成果,科学家们在开发糖尿病疗法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干细胞技术,研究人员研制出了首个能够屏蔽免疫系统的人胰岛类器官。这些具有胰岛功能的细胞群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后,能够长期稳定血糖,同时无需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克服移植产生的免疫排斥现象。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针
HGT:利用基因疗法靶向作用内层视网膜或有望治疗失明症
2020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Gene Therapy 上题为“Gene Therapy Targeting the Inner Retina Rescues the Retinal Phenotype in a Mouse Model of CLN3 Batten Disea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