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BRAF突变诱导老年和异常甲基化的肠上皮快速癌变
无柄锯齿状病变(SSLs)在各个年龄段都很常见,但BRAF突变癌症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轻患者SSL中DNA甲基化异常并不常见。在这里,作者探讨了衰老和DNA甲基化在SSL启动和进展中的作用。作者使用BRAF突变的诱导性模型将致癌的BRAF V637E等位基因定向重组到小鼠肠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衰老后,BRAF突变被激活,随后对组织进行组织学、DNA甲基化和基因
科学研究使色素性视网膜炎致盲患者恢复部分视力
色素性视网膜炎(RP)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眼病,全球患者超过200万人。过往研究发现70多个基因突变可导致RP。目前,除了针对其中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的早发性RP有基因替代疗法外,还没有其他获批准的治疗方法。近期,一名40年前确诊的RP患者,在接受光遗传疗法(optogenetic therapy)治疗后,成功恢复部分视力。这一研究结果,发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新药!美国FDA授予罗氏/艾伯维Venclexta(维奈克拉)第6个突破性疗法认定!
在中国,Venclexta(唯可来®,维奈克拉)于2020年12月获批,治疗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Mol Psych:神经元中线粒体功能异常或是诱发帕金森疾病的主要原因
2021年7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家族性的帕金森疾病与罕见的基因突变相关,但大多数散发的帕金森疾病患者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未知的,其近战位痴呆症的基础特征也并不明显。如今全球有700万只1000万人饱受这种疾病的影响,同时帕金森疾病也是第二种最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障碍和运动性障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
eprenetapopt+阿扎胞苷治疗TP53突变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疗效显著!
eprenetapopt是一款p53再激活剂,可重新激活突变型p53蛋白的活性,诱导程序性死亡。
人工智能系统DeepDR精准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贾伟平教授课题组题为“A Deep Learn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Across the Disease Spectrum”(https://doi.org/10.1038/
新研究揭示:烟酰胺还可调节视网膜功能,有效改善青光眼
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青光眼患者增加至约9000万,该病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不可逆的致盲眼病。患者的眼睛与大脑连接的视神经会逐渐受损,最后失明,年龄,基因遗传和眼内压升高(IOP)已被发现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当前,临床上针对青光眼的仅有可用疗法是通过手术靶向治疗以控制眼压。然而,对于神经元退化的青光眼患者仍无有效治疗方法,这使得部分患
血液中部分蛋白质水平异常或有助预测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与血液中数十种蛋白质水平异常有关,而这种异常提前数年已开始出现。新发现为开发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性疗法提供了思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这项新研究使用了美国一项持续数十年的大型研究采集和存储的血液样本。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2011年至2013年间采集的4800名中老年受试者的
渤健cotoretigene toliparvovec(BIIB112)治疗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2/3期临床失败!
该疗法通过视网膜下注射给药,旨在提供全长功能性RPGR蛋白。
小鼠视网膜中存在警报专线研究中获进展
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瞬时撤光型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介导逼近视觉刺激触发的本能防御反应》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翼凤课题组攻关完成。该研究通过筛选瞬时撤光型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并构建可标记及操控该细胞的转基因小鼠,发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