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噬菌体PP7削弱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新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可引起血液、肺部感染的细菌,偶尔也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2024-04-24
研究显示,禁食能够有效减肥,但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和大脑活动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肥胖人群中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之间沟通的精确机制,包括在减肥期间。以及哪些特定的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区域对于成功减肥和保持健康体重至关重要。
2023-12-22
《科学》:菌多力量大!科学家找到高多样性菌群抵抗病原体入侵机制,靠多种优势菌和病原菌抢营养
肠道微生物可算是我们人体内第一“万事通”,不管什么生理病理问题,它好像都能掺一脚。不过可别因为这些旁门左道忽略了菌菌们的本职工作,比如抵抗外敌入侵。
2023-12-16
Nat Cell Biol:科学家识别出肠道菌群和兴奋性大脑信号之间的特殊分子关联
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秀丽隐杆线虫机体肠道中产生维生素B12的特定细菌与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产生之间的重要分子关联。
2024-01-17
Cell Discov | 上海交通大学范先群等合作通过单细胞测序描绘了转移性结膜黑色素瘤的肿瘤结构并增强了临床决策能力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oM的组织结构和独特的TME,并通过将scRNA-seq数据整合到癌症治疗决策中提供了新颖的概念。
2024-06-21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孙会增/王永成团队开发微生物组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活性功能类群
该研究利用MscT技术,通过基于BGMGM的泛基因组功能基因比对策略,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原位活性代谢功能类群。
2024-06-16
中国科学家发现,肠道白色念珠菌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揭示其中机制
肠道中过多的白色念珠菌会通过其代谢物甲酰甲硫氨酸激活HIF-2α-神经酰胺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而HIF-2α选择性抑制剂能够减少斑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疗法。
2024-06-15
Nature Communications:IL-17C是人类输卵管淋病奈瑟菌感染过程中损伤性炎症的驱动因子
该研究证明了IL-17C在人类盆腔炎外植体模型中由淋球菌诱导的损伤性炎症中先前未被认识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05-20
Nat Commun│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丁显光等开发新的方法,调节肠道微生物群
在这项工作中,为了改善许多患有IBD的患者的病情,研究建议设计一种肠系膜植入的自体巨噬细胞生物反应器,能够按需原位生产治疗性EV,直接缓解肠道微生物群诱导的IBD。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