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科学家开发出能预测癌症患者对药物产生反应的新方法—TRANSACT

来自荷兰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算法来预测患者对抗癌药物所产生的反应,这或许就能帮助研究人员迅速确定一些药物是否会对特定患者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即使是像化疗这样通常难以预测反应的复杂药物等。

2022-01-07

美国FDA首次揭秘在审新冠疫苗在5-11岁儿童的不良反应和保护力

   美国儿童新冠疫情有多严重?根据美国儿童学会(AAP)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全美7,500万18岁以下儿童中,报告了617万COVID-19儿童感染者,占所有儿童的8.2%!仅上周,就有超过13万儿童感染了COVID-19。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盼望儿童疫苗久矣。尽管如此,针对疫苗数据的监督却丝毫不能放松。20

2021-11-01

单细胞转录组研究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亚克隆特异性微环境影响和药物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治疗都会变得毫无反应。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伴随着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进化,并伴有异质性基因组畸变和骨髓微环境的深刻改变。然而,导致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2021-12-09

iScience:通过重新定向癌症药物来阻断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

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了一种潜在的方法,其或能通过重新定向或修饰当前的药物来阻断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相关研究结果或许有望帮助开发一种新型疗法,不仅有望用于COVID-19的治疗,还能治疗其它危及生命的炎性状况,比如败血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针对这些疾病尚无有效的疗法。

2021-11-23

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如何检索?知网给你出教程!

   为规范和指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药品注册申请人的药物警戒活动,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于2021年5月予以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全面落实持有人药物警戒主体责任,规范警戒活动并提高质量;以新形势为契机,接轨国际成熟经验和ICH相关要求,促进制药企业国际化发展。自2018年的《国家

2021-07-21

混合接种不同款新冠疫苗或致短暂轻、中度不良反应

英国牛津大学13日发布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为受试者混合接种英国目前在用的两款主要新冠疫苗,与正常两剂都用同款疫苗相比,出现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的现象更频繁。不过,这些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都很短。据牛津大学介绍,这一研究项目混合使用了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国辉瑞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初步结果显示,在两剂接种间

2021-05-14

不良反应频现 迈入阿斯利康后尘 强生疫苗也陷血栓疑云?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4月10日报道,美国佐治亚州8人注射强生新冠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该州宣布成为第3个暂时关闭强生疫苗接种站点的州。据了解,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曾在9日发表公告称,在强生疫苗的接种者中发现4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异常血栓病症,其中1例因此死亡。其中3例是在美国境内接种,1例是参与该疫苗临床试验的受试者。虽然

2021-04-13

世卫组织:不能确定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导致了血栓等不良反应

当地时间19日,世卫组织发布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安全性声明,声明指出,世卫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于3月16日和19日评估了接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后出现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相关信息及数据,委员会认为阿斯利康疫苗益处大于风险,现有数据并未表明接种后会增加血凝,接种后出现血栓的概率与这些症状的原本预期数量相符。此外,欧洲报告了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同时出现血栓与血小板减少

2021-03-20

NMPA:修订甲巯咪唑制剂说明书 不良反应、禁忌多项内容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甲巯咪唑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本品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甲巯咪唑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21年5月3日前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或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

2021-02-10

IJMS:新药物可有效减轻神经炎症反应

RUDN大学的生物学家证实,一种名为羟甲烯酮的药物可以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胶质细胞)中的炎症反应,因此可以用于开发针对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上。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