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癌症》:三阴性乳腺癌果真阴险!同济大学毛志勇团队发现,ER/PR/HER2三阴可促进癌细胞基因修复能力
同济大学团队的这项研究,发现了TNBC细胞维持恶性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DNA修复关键酶PARP1和去泛素化酶USP15在TNBC细胞中都上调,USP15会通过去泛素化,帮助PARP1维持稳定,从而提升
《自然》:杏仁核还有两幅面孔!研究发现中央杏仁核具备区分消极和积极刺激的能力,并在奖励性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扩充了以往我们对CeA在学习记忆功能方面的认知,系统地揭示了Sst+CeA神经元存在不同的亚群,可以对积极或消极等不同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新型siRNA技术,无需递送载体实现细胞选择激活,Switch公司融资5200万美元,剑指CNS疾病
Switch公司表示,CASi分子,既能高效自我递送,实现细胞特异性靶向,又能更持久地沉默目标基因,有望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性疾病提供下一代精确RNAi疗法。
Cell:前端丘脑选择和储存长期记忆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前端丘脑(anterior thalamus)是连接海马体和大脑皮层的一个大脑区域,是记忆巩固过程的关键。
《自然》子刊:大学生起得太早或对成绩不利!科学家发现,早8上课与睡眠不足和平均绩点下降有关
近期的《自然·人类行为》就发表了这样一篇研究[1]。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医学院的 Joshua J. Gooley及其团队利用近10万名新加坡大学生数据,发现早课越多,学生的出勤率越低
《自然·医学》:“网红”Akk菌,还能指导CAR-T治疗!
肠道菌群是参与建设我们健康体魄的重要身体成员。肠道菌群是否安好,不仅会影响食物消化,还与心理问题、肥胖、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相关。尤其是阿克曼氏菌,简称Akk菌,堪称是新生代益生菌中的明星菌
《自然》子刊:畅享高脂,不惧长胖!科学家发现新的代谢调节因子,抑制其功能可防止高脂肪饮食导致的肥胖和代谢紊乱
近期,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科学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1],
《自然》:科学家首次在体内破解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癌症对化疗耐药的机制!
这一研究发现,RHOJ在EMT相关肿瘤化疗耐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靶向RHOJ以及核内肌动蛋白纤维重塑的疗法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潜力。
上海东方医院徐美东团队揭示了Linsitinib可能为顺铂耐药的口腔鳞癌患者提供有前景的联合治疗选择
口腔鳞状细胞癌作为食道癌最常见的亚型(84%),仍然是全球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区域层面上,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口腔鳞癌患者经历了最重的疾病负担。
《科学·转化医学》:最毒乳腺癌“黑化”未成熟自然杀伤细胞!
这项研究揭示了TNBC肿瘤微环境中未成熟NK细胞增多,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增加TNBC肿瘤细胞干细胞性,清除NK细胞或阻断Wnt信号通路与免疫治疗或化疗结合,或可改善TNBC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