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 | 华中科技大学朱锦涛/陶娟/蒋皓:基于内源性刺激响应的分离式微针用于重塑病理微环境抑制肥厚性瘢痕
载药性MNs可以清除ROS并消耗MMP2和MMP9来重塑HS的病理微环境,这在HS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4-03-13
Cell Discovery | 环境暴露的隐性影响:探索PM2.5对后代生殖系统的潜在威胁
研究结果强调了父辈受孕前干预措施在缓解环境污染物对生殖健康不利影响中的重要性。这一发现为制定个性化的生殖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了新思路。
2024-05-01
Nature:张凯/朱家鹏团队升级原位冷冻电镜技术,成功揭示呼吸链在天然膜环境中的超高清动态结构
研究方法允许细胞内部微环境下模拟各种病理条件,有望在未来提供关于线粒体内步蛋白复合物的构象状态和详细结构变化更加深刻的见解。
2024-06-02
【日程首发】聚焦类器官芯片/微流控/生物3D打印/新药研发等,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8月30日即将开幕!
8月30-31日,“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北京站)”将再次重磅来袭!
2024-07-17
100%发现率,微塑料已浸入人类睾丸,或损害人类生殖健康
研究表明,微塑料已浸入人类睾丸,主要的微塑料类型是PE,研究结果凸显了微塑料在人类睾丸中普遍存在,可能会损害人类的生殖健康。
2024-05-19
Cell:运用计算机设计的蛋白,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环境下引导人类干细胞分化,催生出全新的血管网络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系列环形蛋白,每一种都能特异性地与多达八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
2024-07-18
研究发现,小龙虾可以从环境中吸收锂元素,这3个部位含量最高
结果表明,小龙虾可以将环境中的锂离子转移到食物链中,锂含量最高的3个部位依次是胃肠道、鳃、肝胰腺,虾尾中也含有少量的锂。此外,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小龙虾的锂吸收也会增加。
2024-04-02
华科团队发现,长期居住在绿色环境中与抑郁/焦虑风险降低16%/14%有关,空气质量是关键
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为生活在绿色环境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见解,表明长期居住在绿色环境中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有关。
2024-05-26
科学家发现,NK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24小时,即丧失战意、不再促进抗肿瘤反应
进入肿瘤后,NK细胞的表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CD11b和CD49a两个表面标记,进入肿瘤后的NK细胞逐渐丢失了CD11b、但出现了CD49a表达。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