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叶刀·精神病学》:首个荟萃分析发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多病症患病高达25%!

在精神多病症方面,研究团队发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精神多病症的几率,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1.9倍。

2024-05-11

最新nature:采用混合工作模式的员工离职显著降低了三分之一,同时工作满意度得到提高

Trip.com的这项研究不仅为混合工作模式正名,证明了它在提升员工满意度和降低离职率上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在评估工作表现时,传统的衡量标准并未因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发生质变。

2024-06-19

最新研究表明:运动影响皮质醇的昼夜节律,运动后体重增加可能是基础代谢补偿性降低

剧烈运动明显引发了补偿反应,其特征是 NEPA 和体温降低以及它们的同步性紊乱。这些补偿反应可能是观察到的剧烈运动引起的体重增加的原因。

2024-06-14

研究发现,这个点运动,死亡、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

每天在晚上进行有氧MVPA,对健康有最大益处,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2024-04-12

中国首个国际注册中药复方临床研究,证实参白颗粒显著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

结果表明,参白颗粒在预防CRA复发方面表现出色,相较于过去的化学预防药物,其疗效显著(减少CRA复发率16.07%),安全性高,采用天然植物炮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潜在副作用。

2024-04-11

《柳叶刀》:全世界肥胖人数超10亿,中国成年人肥胖世界倒数,但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相当严重

中国,2022年女孩的体重过轻率从1990年的5.8%下降到3.3%,男孩从6.8%下降到4.0%。2022年,中国女孩的体重过轻率排在全球第93位,男孩的体重过轻率排在全球第112位。

2024-03-06

BMI 与死亡呈正比关系?错!中疾控重磅研究:微胖腰细的人最长寿,BMI在28左右时,死亡风险最低

对于高龄(≥80岁)人群,在一定程度上,BMI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腰围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BMI在28.0 kg/m2左右时,死亡风险可能最低。

2024-05-04

Nat Biotechnol: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了能以较高准确预测肿瘤杀伤性细胞活性的特殊模型

TRTpred模型分析了42名癌症患者机体的TILs,包括黑色素瘤、胃肠癌、肺癌和乳腺癌,其能以90%的准确率识别出肿瘤反应性的T细胞受体。

2024-05-12

Nature子刊:具备免疫系统的类器官可评估肿瘤免疫治疗脱靶效应

通过招募免疫细胞靶向肿瘤,癌症免疫治疗已成为目前对抗癌症最有前途的策略之一。尽管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癌症细胞和免疫抑制肿瘤环境中新抗原的低表达等因素影响,肿瘤免疫疗法只对一小部分患者和肿瘤亚群

2024-01-04

研究表明:肥胖具有年龄差异性,控制新陈代谢和食欲的神经元形状会随年龄发生变化

在一般人群中,BMI的分布就像一个钟形曲线,最常见的是BMI在23.5到24.5之间。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看,有34.8%的人超重,14.1%的人肥胖。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