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ITC:科学家发现能改善人类子宫内膜癌疗法的新型生物标志

本文研究强调了子宫内膜癌对卡博替尼和纳武单抗联合疗法的潜在耐受性和反应机制,同时研究人员建议有限对机体具有活化T细胞免疫原性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2025-03-08

人类LYCHOS蛋白竟是一种植物样细胞转运体和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独特混合体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作者利用低温电镜(cryo-EM)首次确定了LYCHOS的三维结构,并表明它是植物(而非人类)中常见的一种细胞转运体和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独特混合体。

2024-10-28

科学家在人类多疾病生物标志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血液中的大脑生物标志物或能预测机体的中风风险、中国科学家识别出与人类脑损伤相关的特殊生物标志物、新的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哪些肾癌患者受益于免疫疗法

2024-10-31

PNAS:揭示维生素 B6及其相关化合招募肿瘤反应性免疫细胞机制

这项研究的关键在于对与MR1结合的小分子进行无偏质谱分析,发现维生素 B6是一种天然的 MR1 配体。

2024-12-06

Cell:新研究发现生物凝聚能够调节细胞电化学平衡

结果显示,生物凝聚物的形成导致一些细胞膜的负电荷增加,这直接影响了这些细菌细胞是否对抗生素产生反应,因为抗生素也是带电颗粒。

2024-09-25

Nature Aging:我国学者发现,银杏中的这种化合,能够延长寿命、对抗衰老

这些发现提示了银杏内酯 B 在延长健康寿命和促进健康衰老方面的转化潜力。

2025-02-04

JCI Insight:科学家发现人类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型生物标志

本文研究结果增强了科学家们对人类oOCPs的理解,并强调了通过简单的血液测试来测定oOCPs的潜在机会,或有望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个体。

2025-01-24

Science:揭示不同的营养决定衰竭的T细胞命运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从乙酸到柠檬酸的营养物转换在决定T细胞命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将活跃的效应T细胞转变为衰竭的T细胞。

2024-12-26

谭蔚泓院士团队利用细菌负载核酸适配体-药物偶联,治疗胰腺癌

该策略利用了细菌和ApDC的优势,开发出了双重功能疗法,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协同策略。

2024-10-17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干细胞输注时间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强调了输注时间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在一天的早期输注应作为预防aGVHD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