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ommunications: 肠道微生物区系通过调节胆汁酸组成和胆汁胆固醇分泌促进胆固醇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胆囊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是其发病机制的前提,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022-01-2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新药!Qinlock(瑞派替尼):伊马替尼经治患者中,疗效媲美舒尼替尼,安全耐受更好!

在接受过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中,Qinlock与舒尼替尼疗效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Qinlock是一种KIT/PDGFRα激酶抑制剂,再鼎医药拥有大中华区独家权利。

2022-01-26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微生物生存“饥饿游戏”的新进展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温东辉教授与清华大学杨云锋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周集中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Nutrient supply controls the linkage between species abundance and ecological intera

2022-01-19

打开肠道微生物组“窗口”:科研人员开发出流程化、更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

  基因,就像是指挥官手里拿着的建筑总图纸,调控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这份施工的图纸决定了整个建筑的所有呈现形式。那怎么才能对“图纸”——基因进行编辑呢?CRISPR/Cas编辑系统被认为是最佳的一种工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戴磊课题组在ACS Synthetic Biology上发表最

2022-01-11

鼢鼠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研究获进展

 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动物胃肠道构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宿主食物降解、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对宿主健康至关重要;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受到宿主遗传背景、年龄、消化道不同部位等内在因素,以及食物组成、地理环境、季节等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甘肃鼢鼠(E. cansus)属于两种典型的地下啮

2021-12-01

Nat Microbiol:利用粪便样本进行研究或能揭示驱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特殊微生物酶类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能驱动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微生物酶类,并阐明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性干预措施。

2022-01-31

KRASG12C抑制剂adagrasib治疗胰腺癌和胃肠道癌症:疾病控制率100%,再鼎医药引进中国!

数据表明,adagrasib治疗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活性和广泛的疾病控制。

2022-01-22

51万中国人大型研究,多吃辣能降低胃肠道癌风险

据统计,中国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率特别高,占全球这两种癌症负担的一半以上,并且中国的食管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辣椒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调节血糖等作用。在中国成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食用辛辣食物。目前,尚不清楚辛辣食物与胃肠道癌的关系。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

2022-01-03

Gut: 鸡乳杆菌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产生抗癌代谢产物,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大多数乳酸菌被归类为乳酸菌(LAB)。LAB通常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如腐烂的植物和奶制品中,它们被广泛接受为人类的益生菌。

2021-12-31

科学家揭示,母乳能够被婴儿肠道微生物转化为芳香乳酸,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机制

  母乳喂养-双歧杆菌-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这三者之间的分子机制终于又有了新进展。最近由丹麦技术大学的Henrik M. Roager教授主导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婴幼儿粪便样品中菌群和代谢产物的测序分析,以及一系列体外培养实验,揭示了婴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通过芳香乳酸脱氢酶(ALDH)将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芳香族氨基酸转化成芳香乳酸,调节免疫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