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一种联合测试方法或可用于筛查胃癌

幽门螺杆菌作为筛查目标非常棘手,因为世界上至少有一半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携带了这种细菌,而且从未患过胃炎、溃疡或胃癌

2024-12-20

信达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北京大学沈琳团队领衔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报告了 IBI343 ADC 的 1 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的结果。

2025-07-18

Adv Sci:3D打印生物技术或有望帮助开发人类新型个体化胃癌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打印的胃癌模型在对化疗的反应和预后可预测性方面与患者能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因此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开发个体化和精确疗法的临床前工具。

2025-02-27

STM:二甲双胍“软化”耐药胃癌!中国科学家发现,二甲双胍有望破解胃癌对氟脲嘧啶的耐药

抑癌蛋白NIT2是调节胃癌对氟尿嘧啶(5-FU)耐药的关键。

2024-12-11

恒瑞CLDN18.2-ADC治疗晚期胃癌的1期临床数据登上Nature Medicine,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领衔

这些结果表明,SHR-A1904 在 CLDN18.2 阳性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及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5-07-18

Nat Med:全球胃癌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发现年轻一代面临巨大风险,幽门螺杆菌是关键因素

科学家们聚焦于2008至2017年出生的人群,采用ATLAS模型结合GLOBOCAN 2022的癌症发病率和联合国人口死亡率预测,系统评估了该人群在其一生中可能发生的胃癌病例数。

2025-07-17

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研究结果突显了在全球层面加强胃癌预防、优化资源分配及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紧迫性,尤其是在胃癌传统负担较低但正在快速上升的地区。

2025-07-09

北大团队发布全球首个实体瘤的CAR-T疗法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可将难治胃癌进展风险降低64%

Satri-cel相较现行治疗展现出了显著的生存获益优势,研究者指出,Satri-cel可作为二线治疗失败GC/GEJC患者的全新治疗选择,而Satri-cel在更前线的治疗或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06-04

Science子刊封面论文:何伟玲团队等揭示二甲双胍可逆转胃癌的化疗耐药

该研究表明NIT2的低表达通过增加氧化磷酸化(OXPHOS)促进胃癌的5-氟尿嘧啶(5-FU)化疗耐药的发生,而且其作用机制不依赖于NIT2的腈水解酶功能。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