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全球胃癌防控形势严峻!科学家发现年轻一代面临巨大风险,幽门螺杆菌是关键因素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7-17 15:48
科学家们聚焦于2008至2017年出生的人群,采用ATLAS模型结合GLOBOCAN 2022的癌症发病率和联合国人口死亡率预测,系统评估了该人群在其一生中可能发生的胃癌病例数。
胃癌作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 GLOBOCAN 2022 数据显示,胃癌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中高居第五位,尤其在亚洲、拉丁美洲以及部分非洲国家,胃癌造成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
尽管近年来部分高收入国家在早期筛查和幽门螺杆菌(H. pylori)根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胃癌的流行趋势仍不容乐观。更令人担忧的是,胃癌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在多个国家,50 岁以下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正在上升,这一现象可能逆转过去几十年中胃癌发病率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也将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十年胃癌病例的绝对数量上升。
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 Nature Medicine 上题为 “Global lifetime estimates of expected and preventable gastric cancers across 185 countries” 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研究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展,他们聚焦于 2008 至 2017 年出生的人群,采用 ATLAS 模型,结合 GLOBOCAN 2022 的癌症发病率和联合国人口死亡率预测,系统评估了该人群在其一生中可能发生的胃癌病例数,并进一步估算了其中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为全球 185 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以推动胃癌的初级预防策略,尤其是基于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干预措施。
研究结果显示,亚洲是全球胃癌负担最重的地区,预计将有超过 1060 万例胃癌病例,占全球总数的 68%。其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病例数合计超过 650 万,占全球总负担的 42%。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胃癌负担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未来该地区的胃癌负担可能比 2022 年高出 6 倍,这凸显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疾病流行的深远影响。
在病因归因方面,全球约 76% 的胃癌病例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过这一比例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例如,在非洲,女性中幽门螺杆菌归因比例高达 82%,而在亚洲男性中则为 71%。此外,研究还发现,尽管超过一半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传统高发地区(年发病率 > 10/10 万),但仍有 42% 的病例将出现在低发病率地区,这表明胃癌的地理分布正在发生变化。
为了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发现,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 100% 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策略,有望将胃癌病例数减少 75%,即使干预效果为 80%,也能减少 60% 的病例。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将幽门螺杆菌根除作为胃癌初级预防的核心策略。
未来与当前全球胃癌病例数之比
此外,研究人员还探讨了不同参数变化对胃癌负担的影响,包括发病率年变化率(APC)、死亡率变化、竞争风险等因素。结果显示,非贲门胃癌(NCGC)对发病率变化更为敏感,而贲门胃癌(CGC)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这些发现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研究首次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出发,系统评估了全球年轻一代在未来可能面临的胃癌风险,并量化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胃癌防控的紧迫性,还为各国制定基于证据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在全球健康治理日益重视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背景下,胃癌作为一种主要由感染引起的癌症,具有明确的可干预路径。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治疗作为一种成本效益高、操作性强的干预手段,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显示出良好的预防效果。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实施该策略的国家仍属少数,尤其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中低收入国家,相关防控体系尚不完善。
未来,推动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发和普及将是进一步降低胃癌负担的重要方向。尽管目前仅有少数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其潜在影响不可忽视。与此同时,建立高质量的人群癌症登记系统、加强胃癌亚型分类、提升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知也是实现胃癌精准防控的关键环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防控的关键因素,年轻一代面临的胃癌风险不容忽视。全球各国需加强合作,完善防控体系,推动疫苗研发,提升公众认知,共同应对胃癌这一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为年轻一代的健康保驾护航,降低胃癌的未来负担。(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Park, J.Y., Georges, D., Alberts, C.J. et al. Global lifetime estimates of expected and preventable gastric cancers across 185 countries. Nat Med (2025). doi:10.1038/s41591-025-0379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