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hemistry:细胞内原位合成人工聚合物实现肿瘤精准治疗
细胞内化学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并且细胞对外部刺激极为敏感,因此利用化学手段在活细胞内实现非天然分子结构转化,特别是人工大分子合成一直以来都较为困难,但科研人员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却从未停止。可以试想如果将人工大分子引入细胞内,他们是否会与天然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否会影响细胞行为,是否会改变细胞原有的功能,是否能杀死肿瘤细胞实现肿瘤治疗?更
第一轮通知 | 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
即将召开!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中国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暨第十六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
“复旦肿瘤”科学家绘制出最大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物图谱
三阴性乳腺癌是“粉红杀手”乳腺癌的一种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人群的15%。因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风险大、缺少精准治疗靶点,三阴性乳腺癌又被称为“最凶”乳腺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领衔团队成功绘制出当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三阴性乳腺癌代谢物图谱,优化了既往分型标准,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向;作为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研
Nat Commun:新型活检技术或有望分析多种肿瘤组织中的特殊生物标志物
2022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空间背景下的多路复用mRNA分析或能提供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信息,然而不幸的是,现有的空间转录组学方法由于多路复用率较低或复杂性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Spatial transcriptomics using combinato
Cancer Res: 角蛋白17在肿瘤标志物中的致癌作用
有一个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即确定和验证肿瘤特异性治疗靶点,以实现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患者临床特征的异质性以及肿瘤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给优化治疗干预措施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开发新的、更有效的精确医学。
Cancer Research:揭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A1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乳腺癌的新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组织内存在一小部分致瘤能力特别强、分化程度极低并具有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特性的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醛脱氢酶1A1(Aldehyde dehydrogenas 1A1,ALDH1A1)是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
法尼基硫代水杨酸衍生物PEI纳米复合物用于改进肿瘤疫苗接种
利用肿瘤抗原的肿瘤疫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策略,它通过刺激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来产生长期的抗肿瘤免疫。然而,由于低效的接种,疫苗的临床疗效有限。
Science子刊:新开发的聚合物防护罩可使免疫治疗药物仅在肿瘤组织中才被激活
2021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免疫治疗药物是抗击癌症的有希望的新武器,但它们非常强大,可能对人体的其他部分产生毒副作用。免疫治疗药物的基本理念很简单。医生将特殊类型的药物,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制备或修改的抗体和细胞因子等蛋白质注入患者体内,激活患者体内诸如T细胞和NK细胞免疫细胞之类的免疫细胞,从而协助这些细胞对抗肿瘤。简而言之,免疫治疗药物的
2021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第三轮通知
从古老厚重的西安,到通达包容的郑州,到英雄交汇的武汉,到开放美丽的广州,再到豪放自信的沈阳。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将于9月3-5日在沈阳隆重召开!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多组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肿瘤标志物研究成果应接不暇,但真正用于临床检测的标志物依然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之路离不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