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博后一作Cell论文:在相分离中发生相分离,是渐冻症及痴呆症等疾病的关键致病机制

该研究表明,TDP-43 蛋白在应激颗粒内部通过两个关键步骤(浓度超过阈值+氧化应激)发生凝聚物内部分离,从而导致TDP-43 蛋白发生病理性聚集体。

2025-05-26

Cell:当癌症遇上“祖传代码”—— 你的基因如何预置肿瘤的生存法则?

肿瘤的发生发展既不是完全的随机突变累积,也不仅是环境因素的被动承受——每个人的基因组都在出生时预埋了特定的“癌变逻辑电路”。

2025-05-01

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研究结果突显了在全球层面加强胃癌预防、优化资源分配及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紧迫性,尤其是在胃癌传统负担较低但正在快速上升的地区。

2025-07-09

四川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仿生纳米生物催化剂,让冷肿瘤变热,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这项工作不仅为肿瘤微环境自适应纳米生物催化剂确立了范例,还为针对耐药癌症的下一代免疫疗法的开发铺平了道路。

2025-09-14

J Hematol Oncol:现货 CAR-NKT 细胞三重绞杀肿瘤,成本直降90%

研究开发的 “现货型” CAR-NKT 细胞疗法,能通过三重机制绞杀肿瘤,还能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大规模生产,单剂成本降至约 5000 美元,仅为现有个性化细胞疗法的 1/20。

2025-10-27

天津医科大学最新Cell子刊:这个基因可增强二甲双胍对肺癌的抗肿瘤作用

该研究突显了 C19orf12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作为线粒体代谢调控因子的作用,并表明了其表达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对二甲双胍治疗反应改善的生物标志物。

2025-09-01

治“冷肿瘤”有新招!Bioact Mater:益生菌纳米囊泡重塑免疫微环境,免疫治疗增效获人肺癌类器官佐证

本研究构建益生菌启发的ROMV/TMAO杂化纳米囊泡,可靶向肿瘤并调控免疫微环境,联合PD-L1抑制剂在多种肿瘤模型和人肺癌类器官中显著增强免疫检查点治疗效果,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5-11-24

《自然·免疫学》:康奈尔团队首次发现,“别吃我”信号分子CD47,竟然还能促进T细胞耗竭,削弱抗肿瘤免疫!

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一条调控T细胞耗竭的信号通路,为改善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2025-11-20

CR:识破肿瘤细胞的“装死”计谋!科学家发现,化疗激活WNT通路是乳腺癌细胞进入休眠状态的关键

化疗药物的处理下,WNT信号通路会被激活,这一事件会促进乳腺癌细胞进入滞育样持久状态,并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降低MYC基因的转录活动,实现对化疗的耐受。

202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