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vanced Science:揭示脂肪组织巨噬细胞促炎性极化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阎锡蕴课题组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D146 Associates with Gp130 to Control a Macrophage Pro-inflammatory Program That Regulates the Metabolic Response to Obesity的论文,

2022-03-15

Theranostics :铁死亡压力可促进巨噬细胞对抗胞内菌

  细胞内细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的存活是造成慢性或复发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胞内菌引起的持续感染是康复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胞内菌可以逃逸免疫清除和药物杀伤,导致宿主防御或抗生素治疗的失败,这给传统抗菌药物对胞内菌的清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制剂对抗胞内菌。铁被认为是细菌在宿主细胞中生存的关键

2022-03-02

科学家发现,他汀可抑制“别吃我”信号,促进巨噬细胞清理凋亡细胞,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说起他汀类药物(Statins,以下简称他汀),大家都会想到它的降脂功效。作为降脂明星药物,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自1987年以来,他汀一直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上的文章提出,他汀可不止会清理心

2022-03-15

PNAS:揭示乳腺癌相关巨噬细胞调控机制及其靶向策略

  近日,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胡国宏研究组撰写的题为miR-182 targeting reprogram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nd limit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新调控机理及靶向治疗

2022-02-25

Nature Immunology:长期培养的巨噬细胞移植回体内后仍可发挥作用

  巨噬细胞(Macrophages)是存在于我们身体各个器官中的免疫细胞。它们充当组织守护者,滋养其他细胞并清除有害物质,例如细菌、细胞碎片,以及肿瘤细胞。因此,巨噬细胞已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潜在新型活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受损器官、抗感染和抗癌。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细胞必须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生长且不会失去其特殊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这一

2022-03-02

细胞》子刊:科学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吲哚会激活抑制免疫的巨噬细胞,促进胰腺癌生长

  乳酸菌一直是我们所熟知的益生菌,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刺激肠道运动,改善排便等等,似乎百利而无一害,各种乳酸菌饮料,乳酸菌素片也是应运而生。但是根据近日的科学研究结果,反转来了,乳酸菌并不总是有益的。对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而言,乳酸菌可能是有害的。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其教学医院的Tracy L. McGaha教授团队在《细胞

2022-02-25

Nat Commun:揭秘嗜军团菌调节宿主细胞免疫反应的一种新机制

来自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机制,其或能促进嗜肺军团菌通过分泌一种小型的调节性RNA来靶向作用其所感染的细胞中的免疫反应。此前研究人员并未识别出这种机制,其能够促进嗜肺军团菌在感染期间的生存和增殖,这项研究工作为细菌用来操控其宿主的策略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2022-02-27

科学家鉴定: 活跃的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腺癌的起源细胞

致癌是肺癌发生的关键步骤,致癌物在原发细胞中诱导致癌的驱动因子突变,但肺腺癌的细胞起源和控制起始易感性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2022-02-10

Cell子刊:揭示增强巨噬细胞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位于巨噬细胞表面上的两种分子---CD11a和CD11c---唤醒免疫系统摧毁癌症的本能,这是治疗癌症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

2022-01-21

科学家发现,血管巨噬细胞存在嗅觉受体,与血液中的辛醛互作引发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动物和人来说,鼻子是非常重要的感官。气体被吸入鼻子后,这些挥发性小分子作用于鼻子内的嗅觉受体(也叫嗅觉感受器),再通过嗅觉神经把信息传送给大脑。但你知道么,动脉中的免疫细胞也能“闻味儿”,还会由此引发心血管疾病!来自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Klaus Le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人类动脉中的巨噬细胞表面存在嗅觉受体OR6A2,能够与一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