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oTherapy of Cancer:新型表达增强杂交IgGA Fc PD-L1抑制剂的溶瘤腺病毒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群体,从而增强体外、体内和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的肿瘤杀伤
研究者证明了交叉同种型Fc区使ICI能够在各种肿瘤细胞系中引发IgA和IgG同种型的效应机制,随后多种效应机制的激活进一步增强了肿瘤杀伤,并被证明优于PD-L1 IgG1抗体或Atezolizumab(目前已被FDA批准的ICI)。
Cell:新研究开发出迄今为止最大和最全面的人类肺鳞状细胞癌分子图谱
2021年8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在美国和全世界,肺癌仍然是与癌症有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一种称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的肺癌亚型患者已经从新的靶向药物的开发中受益,但是对另一种称为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的肺癌亚型的有效新疗法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没有
Chem Sci:利用人工甜味剂递送一氧化碳,可阻止器官损伤
2021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乔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的Binghe W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口服的前体药物(prodrug),它可以提供一氧化碳以防止急性肾损伤。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dapting decarbonylation chemistry for the
Cancer Science:开发出一种肺结节良恶性无创诊断方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聂金福、副研究员洪波生物信息学研究团队、研究员王宏志课题组和安徽医科大学二附院赵大海团队合作,在肿瘤早筛领域取得进展,开发出基于血液cfDNA甲基化的肺结节良恶性无创诊断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Cancer Science上。肺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肺癌病人生存期的关键。早期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下调A20促进肺腺癌免疫逃逸
炎症是众所周知的肺部肿瘤发生的驱动因素。肿瘤细胞逃避严格的体内平衡控制的一种策略是通过减少强大的抗炎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的表达,也就是众所周知的A20。在肺癌患者和小鼠模型中,作者观察到肿瘤细胞A20的固有缺失显著促进了肺癌的发生,并与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减少有关。在小鼠中,作者观察到这种效应完全依赖于细胞对干扰素- (IF
Nat Immunol:腺病毒载体疫苗或能重编程肺成纤维细胞生境 从而支持保护性膨胀记忆CD8+ T细胞的功能
2021年7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能产生持续性抗原的病原体和疫苗能够产生扩大的效应记忆CD8+ T细胞池,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膨胀”(memory inflation),尽管研究人员已经描述了膨胀记忆CD8+ T细胞的特性,但负责维持这类细胞功能的特定细胞类型和组织因子仍然难以确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
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4大死亡原因,川渝探索慢阻肺防治模式
当前,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死亡原因。其中,川渝地区慢阻肺问题较突出,发病率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更严峻的是,我国公众对慢阻肺疾病的知晓率和认知程度仍较低。2014-2015年对我国大于等于40岁人群的调查显示,慢阻肺疾病名称的知晓率为9.2%,肺功能检查的知晓率为3.6%,慢阻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8%。慢阻肺的病程较长,需要医生和药师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信息解码及有序调控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信息解码及有序调控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全文如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信息解码及有序调控”重大研究计划2021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年7月5日组织器官再生
专访李其翔博士|类器官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5月29日,为期两天的2021(第一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吸引了600+专家学者参加,各论坛的精彩报告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展现了类器官模型在发育模拟、疾病研究、临床免疫、肿瘤药敏、再生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3D类器官模型通过与活细胞成像、微流控芯片、生物3D打印等技术结合将成为未来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