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精细动作超医生

11月2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德国、意大利、英国和以色列科学家合作发明了一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大大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创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在神经外科的显微手术中,医生最多只能完成4种精细动作模式,而这种机器人可完成13种。这种机器人还可以感知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调节动作的力度和方向。它动作幅度小,可完成非常精细的手术,适用于脑肿瘤、癫痫、帕金森氏症等手术。

2011-12-01

Faseb J:基因治疗改善肢体缺血现象

斯坦福大学队和欧洲的科学家新的研究揭示也许有一天,患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人能够避免截肢缺血现象。发表在FASEB杂志一个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只要提供两个分子机体自然产生的PDGF-B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基因,就有可能会成功导致身体长出新的血管,以防止肢体缺血。

2012-11-18

CDPS:使用非惯用手做小动作可控制情绪

近日,在《最新心理科学指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称,科学家发现,用非惯用手做小动作可控制情绪。 你是否在遇到有人插队或是遭同事算计时会暴跳如雷、情绪失控?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平时用非惯用手做搅拌咖啡、使用鼠标或开门等小动作,或可助你控制情绪,练习两周就能见效。 使用非惯用手,就是“左撇子”用右手做事,“右撇子”反之。

2012-03-12

Neural Regen Res: 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结局?

大脑中动脉供血的区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网状脊髓束,这两个神经纤维束分别支配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因此若大脑中动脉发生阻塞,会引发上肢或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但目前关于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性脑梗死后运动结局的研究尚少见。韩国岭南大学医学院的SungHoJang教授所在研究团队,给予23例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以上的包括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内的康复干预治疗。

2013-08-12

PNAS:心脏和肢体血管再生新方法有望治疗心脏病

7天内通过渗透泵给患后肢缺血症的大鼠传送脂质包被的物质进行治疗。激光多普勒成像显示治疗前大鼠后肢(左边)和治疗后仅7天就增加大鼠后肢血液流动(右边)。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而且更加有效的再生心脏和肢体中血管的方法。这一研究成可能对我们如何治疗心脏病---在西方社会,它导致人死亡的头号杀手---产生深刻影响。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