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细胞·代谢》:港中大/中山大学团队发现新型肝癌致病菌,可从肠道迁移到肝脏,吸附肝细胞表面,释放喹啉酸促癌!

通过与健康捐献者的粪便和肝脏对比,研究人员发现肝癌患者的粪便和肿瘤中富集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细菌,并发现这个属的唯一潜在致病菌在体内和体外的多种肝癌模型中均表现出促肿瘤作用。

2025-09-27

复旦团队发现肝癌新机制,TACC3促进肿瘤消耗亚油酸,损害CD8阳性T细胞的毒性

本研究的核心发现是TACC3通过重编程脂质代谢,抑制了CD8+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从而导致HCC对免疫治疗的耐药。

2025-09-01

Nature:罕见基因突变大幅增加多动症风险

研究团队通过对 8895 名 ADHD 患者和 53780 名对照个体的外显子测序数据中罕见编码区突变的分析,鉴定出三个与 ADHD 密切相关的基因——MAP1A、ANO8 和 ANK2。

2025-11-13

CRM: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团队发现,普通拟杆菌会减少吲哚乙酸生成,削弱CD8阳性T细胞功能,导致免疫治疗对肝癌无效!

对免疫治疗不响应的患者肠道中存在普通拟杆菌(Phocaeicola vulgatus, P. vulgatus)显著富集的现象,且P. vulgatus的丰度与肝癌患者更差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

2025-10-03

港大团队发现,他汀可促进肝癌细胞铁死亡,提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

该研究揭示了肝癌细胞利用甲羟戊酸途径对抗铁死亡的机制,并强调了MVD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2025-07-23

Nature重磅发现:压力太大,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

这一发现表明杏仁核还控制着血糖,有助于解释压力与 2 型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也为糖尿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2025-09-10

FRBM:基因突变引发“醛风暴”——东亚人群肝病风险大揭秘

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ALDH2*2基因突变如何增加肝病风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2025-09-15

JAMA Neurol:美国痴呆症地图——哪些地区风险最高?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研究,揭示了美国不同地区痴呆症发病率的显著差异,相关研究不仅提供了宝贵的地理分布数据,还强调了进一步探索这些差异背后因素的紧迫性。

2025-06-16

NEJM:阿司匹林腰斩肠癌复发风险!最新临床试验显示,PI3K突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阿司匹林,可使3年复发风险下降超50%

研究人员领导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ALASCCA(结直肠癌辅助低剂量阿司匹林),前瞻性地评估了阿司匹林作为辅助治疗在I、II或III期PI3K突变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