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在单分子水平上直接观察与蛋白和脂质结合的聚糖的序列和位置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图宾根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在单分子水平上拍摄与几种生物分子结合的聚糖(glycan)---又称多糖---的序列和位置的方法。
研究发现Gli1标记的“警戒”状态肌肉干细胞促进骨骼肌再生
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器官、最大的蛋白质储存库以及重要的代谢与内分泌器官。急慢性损伤和衰老均导致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单细胞纳米药物及亚细胞结构的无标记原位同步辐射成像方法学研究获进展
探究纳米药物的细胞内行为以及受纳米材料-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的亚细胞结构的形态变化,是研究纳米药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澳门大学研究者揭示了无标记光学代谢成像在糖尿病前期诊断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T2 DM)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到2040年,T2 DM将影响全球约6.42亿人,预计医疗支出将达到8020亿美元。
J Exp Clin Cancer Res:代谢生物标记物PYGL是HNSCC的治疗靶点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差。不良的临床结果归因于患者间广泛的异质性和化疗耐药性,突显了治愈HNSCC患者的标准疗法的不足。
科研人员开发基因编码的光控蛋白质标记新技术
邹鹏课题组利用RinID技术系统研究了多个亚细胞区域的蛋白质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均获得了出色的空间特异性(>90%),高于目前常用的APEX2、TurboID等技术。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者们揭示了LINC01594-CELF6-CD44轴可能作为结直肠癌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CRC)约占全球所有癌症病例和癌症相关死亡的10%。尽管结直肠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最初诊断时已有转移,另有25%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最终发展为转移。
Nat Commun:科学家通过修饰聚糖分子或有望开发出能改善机体免疫反应的新型HIV疫苗
来自Scripps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HIV疫苗,其或能在临床前测试中显示出明显改善中和病毒的能力,其或许会很快在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健康人群机体中进行测试。
Mol Psych:母源性和脐带血中的特殊分子标记或与机体自闭症谱系障碍风险有关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母源性血液和脐带血中特殊分子化合物水平的扰乱或许与后代后期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有关,而识别出这些化合物或许就能揭示诱发机体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殊生物学过程
:开发染料抗光漂白巯基标记新策略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陈春来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知行研究员课题组在J. Am. Chem. Soc.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