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示绿瘦蛇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结合透射电镜、组学测序和功能实验等技术手段,探讨了体色多态性蛇类——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体色差异的分子机制,揭示了SMARCE1基
2023-03-22
研究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或参与高密度拥挤加速布氏田鼠衰老的调节
人和动物都会经历高密度拥挤压力。研究表明,高密度拥挤可增加社会压力,从而加速人或动物的衰老,导致人较早出现白发或脱发、或动物寿命缩短。
2023-04-03
研究人员提升甲醇生物转化合成脂肪醇的合成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合成微生物学研究组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在甲醇酵母中通过代谢途径区室化,将甲醇利用与脂肪醇生物合成偶联
2023-03-17
Developmental Science:研究人员发现非同步音乐活动可促进幼儿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对自身与他人认知、情绪、意图等心理状态的感知与理解。这种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的能力不仅是儿童理解和产生社会行为的前提,而且是人类建立社交关系和形成社会文化的基础。根据认知发展的建构主
2023-03-06
研究人员使用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对弓形虫速殖子增殖过程进行成像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能在细胞内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它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引发弓形虫病。处于速殖子阶段的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
2023-03-20
Science:新研究揭示了美国著名的雪橇犬巴尔托的遗传适应性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有一座专门为一只名叫巴尔托(Balto)的雪橇犬设立的雕像,甚至还有一部关于它的电影。如今,在它去世90年后,一项DNA研究的焦点是,是什么让这只狗如此出了名的坚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2023-05-06
Nature子刊:研究人员开发出可预测的精细下调目标基因蛋白表达的新方法
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开发和应用,为分子设计育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基因精细调控的方法对于精准设计育种至关重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表达调控方法如CRISPR-Cas、CRISP
2023-03-13
研究人员发表天然产物羟基酪醇的脑区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Phytomedicine正式发表了上海交大李晓波教授课题组“Brain regional pharmacokinetics of hydroxytyrosol and i
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