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C:华山医院等团队发现,三级淋巴结构是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重要预测因子!
总之,以TLSs的定位及丰度为基础的免疫分型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高的预后预测潜力,有望进一步完善并用于指导精准治疗,改善CRCLM患者的预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万军虎教授、刘红春团队综述了液体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前景:现状、挑战和展望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根据组织病理学,肺癌在临床上通常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癌症(SCLC)。许多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继发性耐药性。
《柳叶刀》子刊:长海医院王洛伟团队在AI筛查食管癌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可避免92.8%的内窥镜检
这项由中国多家机构发起了食管癌AI辅助筛查研究发现,他们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使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AI处理的海绵细胞采样数据」,实现食管癌的高效筛查,AUROC达0.964,并可避免92.8%的内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者总结了免疫检查点B7-H3(CD276)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新前沿
支持免疫系统杀死癌症细胞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癌症治疗策略。免疫检查点(如PD-1、PD-L1、CTL4)调节免疫系统,对自我耐受、防止自身免疫和抵抗入侵的癌症细胞至关重要。
继礼来之后,赛诺菲、诺和诺德胰岛素在美国纷纷降价
3月16日,赛诺菲宣布将其在美国最广泛使用的胰岛素Lantus(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00单位/mL的标价下调78%。该公司还将为所有有商业保险的患者规定35美元的自付费用上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性阻断已成为多种癌症类型癌症治疗的一种强有力的策略,其方法是通过振兴衰竭的T细胞。
《细胞发现》:分析近10万个细胞,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发现了肝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对HCC单细胞水平转录组的研究,发现了一种与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相关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亚群,并确定了其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避的机制。同时,该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HCC免疫抑制剂疗效的辅助治疗
北京同仁医院一论文被撤:涉重复发表、编造数据
因涉嫌重复发表、 伪造作者身份、编造数据等原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杨金奎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周建博署名为通讯作者的一篇研究论文被
ChatGPT回答癌症问题,准确性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标准答案不相上下
ChatGPT对常见的癌症的传言与误解的回应是准确的,其回答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给出的标准答案相似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