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双重磅:肠“脑控”实锤了!科学家首次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同时证实,清除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望治疗自闭症

  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表示,肠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大脑发育和行为的关键调节器,竟会加重焦虑症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Sarkis K.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小鼠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4EPS被吸收到血液后,经全身循环进入大脑,通过影响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来影响小鼠的复杂行为,导致小鼠的焦虑加重[1]。而且,这项研究

2022-02-18

Nature:哲西等人揭示蝙蝠的回声定位演化

  蝙蝠的系统发生学(结合基因组数据分析演化分类的学科)特征表明,它们的回声定位要么是在阴翼手亚目(Yinpterochiroptera,包含大蝙蝠和小蝙蝠的一个亚目,主要通过视觉导航)和阳翼手亚目(回声导航的小蝙蝠物种)中独立演化出来的,要么是在蝙蝠祖先中演化出来过一次,后来一些阴翼手亚目物种失去了这种特性。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有争议的,因

2022-01-28

头痛、焦虑、脱发...新冠长期后遗症竟与肠道群有关?

2022 年新年来临,新冠依然在人间肆虐,又有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家过年。此时的你,又在何方呢?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与新冠的较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已经基本清楚了急性感染期间 COVID-19 的临床特征,但是还有一些未解之谜,例如对 COVID-19 的长期并发症知之甚少。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的 Siew C Ng 团队在 Gut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Gut

2022-02-01

Cell:科学家揭示人类日常饮食、肠道群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饮食、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之间的神秘关联;同时研究人员理解了这些复杂的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人类肠道中最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拟杆菌属(Bacteroides)进行了相关研究。

2022-02-08

换一个肠道群有多难?戴磊团队揭示移植肠道群的建立和恢复力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戴磊课题组在 Cell 子刊 iScience 杂志发表了题为:Establishment and resilience of transplanted gut microbiota in aged mice(老龄小鼠移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和恢复力)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老龄小鼠进行了来自自体或

2022-01-22

行业动态:汉联合韩忠朝董事长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

近日,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了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汉氏联合董事长韩忠朝院士上榜“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榜单,位列16855,是国内临床医学学科前10名的学者。

2022-01-27

多篇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在克恩病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人类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据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000万人患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而在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约为11.6/10万,克罗恩病的患病率约为2.29/10万,预计2025年将达到150万,如今炎性肠病已经由少见病发展为了常见病。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人类克罗恩病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

2022-01-27

Nature 子刊:牙膏中的这种抑成分,会引发肠道炎症

说起三氯生(triclosan,TCS)这个化学名词,对于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还非常陌生。普通人很少知道,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广泛被添加在牙膏、肥皂、除臭剂、漱口水、剃须膏等日化用品中。其中,牙膏更是三氯生的添加「大户」。在 2016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下令将三氯生从家庭和医院环境中使用的洗手产品中移除,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三氯生会导致更多的

2022-01-22

公布mosunetuzumab、glofitamab、cevostamab强劲临床数据!

在一系列临床试验中,3款双特异性抗体均展现了强劲疗效、安全性良好。

2021-12-20

《细胞》子刊:科学家发现,益生肠罗伊乳杆菌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进展,口服或有效

近日,一篇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文章提出,我们肠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以及罗伊氏菌素(Reuterin),还能够有效抑制结直肠癌(CRC)的发展。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Yatrik M. Shah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罗伊氏乳杆菌以及罗伊氏菌素能够通过消耗谷胱甘肽,来诱导CRC细胞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