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人源甲状旁腺激素受体2复合物三维结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王明伟/杨德华团队、徐华强/赵丽华团队携手蒋华良/程曦团队,在PNA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Molecular insights into differentiated ligand recognition of th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2。这篇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bert J.

2021-08-10

人类调控相关非编码变异整合解析方面取得进展

  人类基因组中97%的区域虽不编码蛋白,但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已知超过90%与疾病和性状关联的变异均位于非编码区。然而,相关变异的生物学功能与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近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CBI)、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1-08-02

有机-金属杂化体对核酸四链体-双链杂化体的选择性结合和溶液结构

核酸二级结构的形成对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四链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已被发现存在于基因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定区域。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影响着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酶活性。含有互补碱基对的富鸟嘌呤寡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四链体-双链杂化体(QDHs)。在脑组织和肿瘤相关基因中发现了高频率的可形成QDH的序列。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的

2021-08-14

PNAS:牙龈炎症的人类变异

口腔共生菌积极参与牙龈组织,以维持健康的中性粒细胞监测和正常的组织和骨转换过程。这种动态平衡宿主-细菌关系的破坏发生在实验性牙龈炎研究期间,在这些研究中,细菌负荷的增加会增加牙龈炎症,这一点已被明确证实。在这里,作者发现实验性牙龈炎导致了三种独特的临床炎症表型(高、低和慢),并揭示了白细胞介素-1β(已报道的与牙龈炎相关的主要炎症介质)与慢反应组的临床牙龈炎

2021-07-26

单克隆抗体或将成为终结变异株肆虐的「杀手锏」

自2020年10月首次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新冠肺炎德尔塔(Delta)突变株(B.1.617.2)迅速取代其它变种,成为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流行毒株。

2021-08-11

Genome Biology:科研人员开发出在单细胞中识别染色质类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结构的算法

  基因组DNA和组蛋白以特定的形式高度折叠在细胞核中,这一高级结构即三维基因组学,对细胞核内的诸多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基于染色质构象捕获(3C),尤其是高通量技术(Hi-C,ChIA-PET)的发展推动了三维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了包括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TAD),染色质环等一系列层次化的结构特征。近年来,单细胞水平下的Hi-C研究成为三维

2021-08-02

让中医药抗疫成果的“三方三药”在变异病毒防控中发挥作用

当前,全球疫情上升迅速,疫情输入风险加大。近期,多地机场、口岸、定点医院陆续出现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造成一定范围扩散。截至8月4日上午9时,有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全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44个,为常态化防控以来最多。中医药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一大优势,在湖北疫情时发挥了全链条、全过程、全周期的积极作用。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

2021-08-09

中国家驴遗传结构和体型大小受选择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动物基因组与基因功能研究团队在中国家驴遗传结构和体型大小受选择信号领域取得进展,在《Journal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alyses Reveal Distinct Genetic Architectures and

2021-08-02

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成为SARS-CoV-2的“健身房”,“成就”更强变异毒株

  尽管疫苗接种以及其他各类防控措施正在全球开展,但这股源自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疫情却尚未有停歇的迹象,人类与SARS-CoV-2长期甚至永久性共存似乎正在变为现实。与SARS-CoV-2斗争的一个难点在于,病毒正在不断进化以更好地侵入人体,这导致疫苗的效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如

2021-08-09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属于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及疼痛感知等,是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因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尚无突破,迄今尚无这类受体的靶向药物成功上市。近期,新药研究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