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周子健/陈小元/郭伟圣团队实现T细胞免疫活性的在体可视化调控
虽然免疫治疗策略在抗肿瘤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免疫治疗在临床肿瘤患者中的综合响应率仍然较低(不足30%)。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人类卵母细胞无中心体纺锤体组装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揭示人类卵母细胞拥有一种类似aMTOC的结构,即huoMTOC,它是微管成核的主要位点,也是纺锤体组装所必需的。
Science:靶向中介体复合物激酶模块可增强CAR-T细胞的抗肿瘤效力
一项新的研究将中介体复合物诱导的转录共激活与T细胞分化联系起来,确定中介体复合物激酶模块是T细胞效应编程的主要调节因子,并证实MED12缺陷的T细胞在介导抗肿瘤作用方面的效力增强。
首次识别出乙肝病毒借助外泌体离开感染细胞的新方式!
来自德国Paul-Ehrlich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此前未知的乙肝病毒流出细胞的新途径,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在细胞外囊泡(外泌体,exosomes)中观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
BJP: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靶向递送雷公藤甲素治疗小鼠结肠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用地塞米松包裹TP是一种新的方法,既能降低TP的毒性,又能诱导UC和RA小鼠的免疫抑制。其潜在的免疫机制涉及DEXTP靶向体内的DC,抑制DC的激活,诱导DC的凋亡,进而诱导T细胞免疫抑制
Cell:靶向线粒体凋亡可提高NK细胞疗法的抗肿瘤疗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来提高NK细胞疗法的疗效。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开关研究获进展
近日,该团队设计合成了具有顺-反异构转化的四苯乙烯化合物(T-P)。该分子不仅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顺反异构特性,而且在生物体系中其顺-反异构比率受白蛋白的影响
秦燕团队等开发新型光动力疗法,靶向肿瘤干细胞核糖体,实现肿瘤消融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敏剂和化疗药物组装成为纳米药物,靶向到肿瘤组织、利用光照作为药物释放和发挥功效的开关的一类治疗方案。
除了凋亡和焦亡,还有自亡!鲁勇团队通过溶瘤病毒增强细胞疗法抗癌效果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提出了溶瘤病毒联合过继细胞疗法的新疗法可以靶向治疗一系列耐药性实体肿瘤,为人类克服癌症打开新的大门。
Cell Systems:揭示胚胎细胞具有广泛的纠错潜能以增强发育稳固性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多种形式的应对细胞发育行为异常的策略,上述细胞层次的补偿效应对于增强发育稳固性具有积极效应,拓展了关于发育稳固性多层次调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