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新化合物有望诱导癌细胞自杀
2012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p53基因阻断癌细胞生长和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或者说凋亡,因而在阻止癌症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如果p53发生突变而存在缺陷,那么癌细胞就能够逃避凋亡和更能抵抗治疗。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和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如今在利用一种新化合物进行首次测试后发现,这种化合物能够恢复缺陷性p53的功能和激活癌细胞凋亡。
AJP:角膜内皮细胞与ROCK抑制物一起移植有望恢复视力
再生医学,或者说利用专门培养的组织和细胞来治疗损伤和疾病,在治疗包括心脏、胰腺和软骨在内的多种器官疾病方面取得成功。然而,利用再生技术来治疗角膜内皮(corneal endothelium)---角膜内表面的单细胞层---疾病的疗效性并不是太好。
:四种细胞与脑脊液联合培养液中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一项关于“Secre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glial cell-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co-culture of four cell typ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ining medium ”的研究
Mol Cell Proteomics:肾细胞癌转移的生物标志物
2012年12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圣迈克尔医院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参与肾细胞癌蔓延转移的29个蛋白。这一发现将帮助医生识别哪些肿瘤会表现得更加具有侵略性,并能帮助更深入的治疗患者。 George M Yousef博士说:转移性肾细胞癌是最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预后极差。他说:识别可以预测转移的潜在标记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Mol Can Res: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新标志物α-catulin
上皮癌特指来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发生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SCC)是人上皮癌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中头部和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由于后期诊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差,是一种最具侵略性的癌症类型。 所有癌症过程的发生,都涉及到局部侵袭和远端器官转移,而这两者与临床上肿瘤患者的生存最相关,但至于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一直得不到良好的解释。
Nature:首次在培养基中实现无限扩增肝脏干细胞 或成肝病新疗法
来自俄勒冈医科大学、Hubrecht研究所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就可以在培养皿中无限地扩增小鼠的肝脏干细胞。(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 2013年2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数十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试图研究如何再生原发性肝细胞...
Methods:科学家从尿液细胞中培养出神经元
人体每天排出的一些废物有可能成为强大的脑细胞来源用于研究疾病,甚至有一天还可能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将人体尿液排出的细胞诱导生成有价值的神经元。 研究论文在线发布于本周的《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杂志上,Nature官网第一时间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新闻报道。这一技术没有涉及胚胎干细胞。
Nat Protoc:培养施旺细胞新方法有望开发出治疗神经损伤的细胞疗法
2012年10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培养在神经修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施旺细胞(Schwann cell),这是为治疗遭受严重性神经损伤(包括脊髓损伤)的病人而取得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已知施旺细胞能够促进和增加模式动物中的神经生长,但是培养它们比较困难、耗时和代价高昂,因此它们的临床使用一直受到限制。
:开发出特异性靶向癌干细胞的LSD1抑制物
癌干细胞,图片来自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中国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美国内华达癌症研究所联合执行一项合作性抗癌研究,开发出一类新的特异地靶向多能性癌细胞的LSD1抑制物,其中LSD1是一种在很多肿瘤中高度表达的组蛋白去甲基酶。这类抑制物是由9种结构类似的化学物组成,它们在体外能够抑制LSD1的酶活性---当中最有效的是CBB1003和CBB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