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O:新化合有望诱导癌细胞自杀

2012年9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p53基因阻断癌细胞生长和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或者说凋亡,因而在阻止癌症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如果p53发生突变而存在缺陷,那么癌细胞就能够逃避凋亡和更能抵抗治疗。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和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如今在利用一种新化合物进行首次测试后发现,这种化合物能够恢复缺陷性p53的功能和激活癌细胞凋亡。

2012-09-19

:四种细胞与脑脊液联合培养液中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一项关于“Secre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glial cell-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co-culture of four cell typ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ining medium ”的研究

2013-01-08

Immunity:首次揭示树突细胞识别外源机制有望开发下一代疫苗

预测性的人CLEC9A二维结构(S:半胱氨酸残基;Y:酪氨酸残基),图片来自Cristal Huysamen et al. CLEC9A Is a Novel Activation 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 Expressed on BDCA3+ Dendritic Cells and a Subset of Monocytes. June 13, 2008 The

2012-11-18

Tis Eng Met:培养胰腺细胞的新方法

胰岛B细胞,即胰岛β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的一种,能分泌胰岛素,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一起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会使血糖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 相比于以往实验室培养的单细胞而言,三维培养的胰腺β细胞能存活更长的时间、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项新技术有利于研究胰腺疾病如糖尿病和测试新疗法。

2012-11-18

Methods:发明独特的悬浮培养技术来大规模生产干细胞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尽管干细胞被广泛地用来测试新药,但是研究人员总是很难在体外生产足够多的有活性的干细胞。通常干细胞是在必须经过刮擦的平面上培养的,然后它们必须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以便阻止这些非常重要的细胞死亡。经证实,这是一种没有效率的收集干细胞的方法,因为这种过程不能产生足够多数量的干细胞,而且所需成本较高。

2012-11-18

EMBO J:研究人员成功从小鼠胰腺中分离培养细胞

2013年9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Hubrecht研究所Hans Clevers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使用3-D培养系统,成功从小鼠胰腺中分离培养干细胞。 科学家们已经成功使得干细胞有能力发展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来制造出一个健康的胰腺。研究结果发表在EMBO Journal杂志上,这最终可能导致出现修复受损的β细胞或胰导管细胞的方法。

2013-09-20

Cell Stem Cell:更好鉴定和富集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标志

2014年8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UT)西南医疗中心儿童研究所(CRI)已经确定了一种生物标志物,使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地描述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特性和功能。 MSCs是美国国立卫生

2014-09-06

Nat Cell Biol:卵巢干细胞标志有助早期预测卵巢癌

A*STAR医学生物学研究所(IMB)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所(BII)科学家发现新的线索,有助及早发现和个性化治疗卵巢癌,

2014-08-10

BJC:新生物标志帮助预测肠癌细胞的传播性

2013年7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科学家们发现一种蛋白质在辨识肠癌蔓延风险高的肠癌患者是否需要化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 该研究由医学研究理事会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部分资助,Southampton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患者的蛋白质FOXO32水平低,癌症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风险显著增加。

2013-07-24

等离子密封干细胞培养袋获德国弗朗霍夫协会2013年技术奖

在再生医学临床和试验研究中,通常采用培养皿、培养瓶或生物反应器等手段培养干细胞,但因易污染而造成30%以上的培养物被废弃。位于德国布伦瑞克的弗朗霍夫薄膜和表面技术研究所与赫姆霍茨感染研究中心的医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创新团队,携手开发了一种封闭的细胞培养系统,建立了稳定、均一、可重复的细胞生长环境,实现了无污染培养人体细胞。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