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的表面标记物有助于科学家鉴定乳腺癌干细胞
2013年4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从各种其他类型细胞中分离某一特定细胞类型就像钓鱼时你需要一个好的“钩”,为了获得所需细胞,需要用到细胞表面上特定的蛋白质标记物。到现在为止,分离纯化的乳腺干细胞(MaSCs)已经受到了技术性挑战,MaSCs对乳腺发育以及乳腺癌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MaSCs量稀少,并且与其他细胞有着共同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PLoS ONE:开发出一种大量培养多能性干细胞的新方法
图1.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干细胞因它们能够分化为一系列成熟细胞类型而闻名,但是它们不能独立维持这种可塑性。在体内,相邻的细胞有助于维持干细胞的这种“多能性”状态。但是在体外培养这些细胞,科学家们不得不设计出多种特殊的技术。这对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而言,尤其如此。
Cancer Epidem Biomar:研究发现肾细胞癌早期阶段的生物标志物
2013年3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的测试三个生物标志物存在的免疫测定方法似乎可以在疾病早期就可以发现恶性肾肿瘤,这一有效的筛查方法发表在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杂志上。 肾细胞癌是最困难的癌症检测和治疗类型之一,因为它在传播到其他器官前通常保持“沉默”。
Cell:科学家首次培养出人类精子和卵子细胞!
以色列和英国科学家培养人类的卵子和精子,材料来自一个人的皮肤细胞。这一研究的成功将给不育症的治疗前进了一步,当然会面临巨大的争议和安全性审查。该研究12月24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上,科学家首先将皮肤
Eppendorf布局生物工艺与细胞培养
Dirk Ehlers 博士(右)和Claus Ritters 先生(中)接受了生物谷专访 编者按:2012年12月11日,Eppendorf培训中心开幕典礼在上海张江举行。行业嘉宾和媒体朋友共同见证了此次揭幕仪式,并参观了Eppendorf培训中心。
NEJM:脐带血与间充质细胞体外共培养可改善脐带血移植结局
限制脐血移植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其有核细胞数量太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de Lima博士等研究者假设通过间充质细胞与脐带血体外共培养移植或可改善移植应用,他们的研究发现,间充质基质细胞与脐带血细胞共培养移植或是安全有效的。与仅接受未处理脐带血移植相比,扩增脐带血与未处理脐带血共移植可显着性改善移植结局。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NEJM 2012年12月19日在线版。
Cell Stem Cell:非经典PRC1复合物调节干细胞和胚胎发育
7月5日,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在干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中发挥关键调节作用的非经典多梳家族蛋白复合物。 科学家已知多梳家族蛋白成员L3mbtl2与转录抑制和染色质组装有关,但尚未确定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显示,破坏L3mbtl2表达可导致胚胎不能完成原肠胚发育而致死的结果。与此相应的是,L3mbtl2敲除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出现异常。
Stem Cells Trans Med:利用脂肪干细胞更快地培养高质量骨组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们纯化出在脂肪组织中发现的一小部分干细胞,并利用它们制造出骨组织,并且形成的骨组织比利用传统方法培养出的骨组织要更快速而且质量更高。这一发现可能有朝一日消除人们对令人痛苦的骨组织移植的需求。2012年6月11日,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Nat Cell Biol:卵巢干细胞标志物有助早期预测卵巢癌
A*STAR医学生物学研究所(IMB)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所(BII)科学家发现新的线索,有助及早发现和个性化治疗卵巢癌,
:简单有机化合物能合成人造细胞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用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了能够自我增殖的人造细胞。这种增殖方式类似大肠杆菌的细胞有望成为探索生物起源的线索。 取得这项成果的是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菅原正等组成的团队。研究人员先利用类似界面活性剂的分子、催化剂以及水制成双层膜。然后把混有从大肠杆菌提取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DNA合成酶的水注入双层膜,让膜包裹着含DNA的水,形成外观像细胞的直径1至10微米的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