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人类胚胎培养“14天规则”,是进步还是灾难?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一方面,这个技术可以使每个饱受不孕不育折磨的家庭看到新的希望;另一方面,由这一技术衍生而来的很多人类胚胎实验让大家担心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很快,人们就不得不考虑这些体外培养形成的胚胎该何去何从等一系列伦理问题。
Neoplasia:组织微环境中的分子改变或会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2021年6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科学家们对驱动结直肠癌发生所需的基因突变了解地很多,但对肿瘤发生的组织特异性选择性微环境的描述仍然较少;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美国第四大最常诊断的癌症类型,预计2021年将会有15万人罹患此类癌症,每年结直肠癌在美国都会引发大约5.3万人死亡,这就使得其成为了引发美国癌症患者死亡的
北京大学邓宏魁课题组建立人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EPS细胞)的培养体系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ly Defined and Xeno-free Culture Condition for Human 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在体外建立了成分明确、无异源成分的人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EPS
Immunity:COVID-19人类脑组织分析揭示了神经炎症与小胶质细胞-T细胞的相互作用
SARS-CoV-2引起的COVID-19是一种会引起多器官并发症的严重疾病,其中主要并发症包括急性感染期间可能出现的神经症状(67%的患者),但也可能在治疗结束后出现。COVID-19的一个显著神经症状是丧失嗅觉,病情较轻者存在头痛、疲劳、记忆障碍、呕吐、步态障碍、呼吸困难和昏迷等症状,表明这些现象均涉及了几个大脑区域,如嗅球和延髓等。最新研究表明SARS
Trends Pharmacol Sci:克服寡核苷酸在组织递送中的挑战
近日,爱奥尼斯制药公司在Trends Pharmacol Sci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of tissue delivery for oligonucleotide therapeutics"的文章。合成治疗性寡核苷酸(STO)是继小分子和蛋白质疗法之后制药行业第三个真正的药物发现平台。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个ST
Nature Biotechnology:一种新型微型无线植入物可以实时测量组织的氧合作用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微型无线植入设备。它可以实时测量皮肤深层组织中的氧合水平。这种设备比普通瓢虫还要小,由超声波提供能量,它可以对手术或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深层组织的氧合监测,并对潜在的器官移植失败或功能障碍提供早期预
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圆满落幕!
5月29日,2021(第一届)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历时2天,吸引了600+专家学者参加,各论坛的精彩报告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展现了类器官模型在发育模拟、疾病研究、临床免疫、肿瘤药敏、再生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此外,3D类器官模型通过与活细胞成像、微流控芯片、生物3D打印等技术结合将成为未来疾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药物筛选
Sci Rep: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或有望实时检测患者机体中的癌变组织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将吲哚菁绿(ICG,indocyanine green)与近红外内窥镜技术(near-infrared endoscopy)技术相结合能够增强手术中组织微灌注的实时评估能力,同时还能动态揭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别,尤其是通过视频软件荧光分析的技术。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
Circulation:科学家绘制出健康肺脏组织中内皮细胞群的细胞蓝图
2021年5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肺脏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氧气通过血流的转移,对这一生命任务非常重要的就是内皮细胞,其位于渗透在肺部的血管上,并能通过其来进行气体交换。这些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往往与多种不同的人类疾病直接相关,包括慢阻肺、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等;COVID-19的大流行就提出了关于这些细胞的重要问题,比如为何内皮细胞(尤其是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