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揭示调节人类皮肤毛发再生的新机制 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脱发等疾病的新型疗法!

2021年6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环境信号保持适当的敏感性水平对于成体干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miR-24 controls the regenerative competence of hair follicle progenitors by targeting Plk3”的

2021-06-15

Immunity:COVID-19人类脑组织分析揭示了神经炎症与小胶质细胞-T细胞的相互作用

SARS-CoV-2引起的COVID-19是一种会引起多器官并发症的严重疾病,其中主要并发症包括急性感染期间可能出现的神经症状(67%的患者),但也可能在治疗结束后出现。COVID-19的一个显著神经症状是丧失嗅觉,病情较轻者存在头痛、疲劳、记忆障碍、呕吐、步态障碍、呼吸困难和昏迷等症状,表明这些现象均涉及了几个大脑区域,如嗅球和延髓等。最新研究表明SARS

2021-06-16

Trends Pharmacol Sci:克服寡核苷酸在组织递送中的挑战

近日,爱奥尼斯制药公司在Trends Pharmacol Sci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of tissue delivery for oligonucleotide therapeutics"的文章。合成治疗性寡核苷酸(STO)是继小分子和蛋白质疗法之后制药行业第三个真正的药物发现平台。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个ST

2021-06-08

Nature Biotechnology:一种新型微型无线植入物可以实时测量组织的氧合作用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微型无线植入设备。它可以实时测量皮肤深层组织中的氧合水平。这种设备比普通瓢虫还要小,由超声波提供能量,它可以对手术或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深层组织的氧合监测,并对潜在的器官移植失败或功能障碍提供早期预

2021-06-09

揭示脊椎动物肢体单向再生的分子机制

 组织器官再生是动物界广泛存在的现象。一般低等动物拥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如涡虫具有向头部(前端)和尾部(末端)再生的双向再生能力。而脊椎动物肢体常常仅表现出面向末端的单向再生能力。脊椎动物肢体是否也具有面向前端的双向再生能力还尚未阐明,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等的支持下,井冈山大学研究团队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

2021-05-20

Sci Rep: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或有望实时检测患者机体中的癌变组织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将吲哚菁绿(ICG,indocyanine green)与近红外内窥镜技术(near-infrared endoscopy)技术相结合能够增强手术中组织微灌注的实时评估能力,同时还能动态揭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别,尤其是通过视频软件荧光分析的技术。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

2021-06-02

Nat Commun:利用一组蛋白激活成肌祖细胞可促进肌肉再生

2021年5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衰老的许多影响之一是肌肉质量的损失,这可导致老年人残疾。为了应对这种损失,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加快肌肉组织再生的方法。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组分子化合物通过激活肌肉细胞的前体细胞---成肌祖细胞(myogenic progenitors),增加了小鼠肌肉细胞的再生。尽管在这种方法能

2021-05-27

Circulation:科学家绘制出健康肺脏组织中内皮细胞群的细胞蓝图

2021年5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肺脏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氧气通过血流的转移,对这一生命任务非常重要的就是内皮细胞,其位于渗透在肺部的血管上,并能通过其来进行气体交换。这些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往往与多种不同的人类疾病直接相关,包括慢阻肺、肺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等;COVID-19的大流行就提出了关于这些细胞的重要问题,比如为何内皮细胞(尤其是老年

2021-05-30

世卫组织授予北京社区卫生防控专家吴浩“世川卫生奖”

  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授予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世川卫生奖”,以表彰其在全科医学、初级卫生保健、社区防控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吴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曾作为社区卫生防控专家参与武汉、喀什、北京、天津、石家庄、瑞丽、营口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中国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代表,这个荣誉不仅仅是给我的。

2021-05-29

Nature子刊:加速脂肪组织产热,想不瘦都难!

夏日临近,又到了一年之中减肥最火热的季节。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减肥产品都主打抑制食欲,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副作用,因此炎炎夏日,面对奶茶、可乐、冰淇淋这些高能解暑美食,你是否觉得减肥无望呢?近日,Garvan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Peripheral-specific Y1 receptor antag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