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西湖大学明岐/浙江大学邵佳伟等设计用于细胞智能计算的三态门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该研究首次提出的基因电路“三态门”设计原则(TriLoS)以及设计、构建的多种基因调控三态门,为细胞计算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创新,解决了现有研究中只能通过经验来盲目设计和反复试错的设计模式。

2024-08-04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张炜佳团队发现纠正线粒体丢失可减轻Notch亚型胸主动脉瘤

Notch 亚型胸主动脉瘤病理生理学的新发现及相关临床证据,为未来更精准的临床风险管理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025-01-24

Mol Psychiatr: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受损的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更少的能量,对线粒体产生更大的应激

这项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的代谢问题可能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并强调了HK1在这些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2024-09-29

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机制和药物发现的进展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综述了gpcr的结构进展、激活机制和功能多样性。

2024-04-25

National Sci Rev:科学家识别出一种能通过靶向作用线粒体ATP酶发挥作用的强大抗肿瘤制剂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Ru5在体内或许能表现出比顺铂更高的抗癌疗效,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图片点击蛋白质组方法结合多组学方法识别出了钌多吡啶配合物的特殊分子靶点。

2024-10-06

多项研究证实:焦虑和愤怒会加速衰老、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线粒体功能

不要让焦虑和愤怒主导你的生活,选择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微笑迎接每一天!毕竟,我们能够掌控的,远不止情绪,还有我们的健康和未来。

2024-10-22

Cell | Andrew Dillin课题组报道线虫生殖腺调控组织间线粒体应激通讯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被脂质代谢信号所调控的组织间通讯模型。

2024-07-06

Cell | Andrew Dillin课题组发现胞外基质调控线粒体及免疫激活新机制

经过一系列药物胁迫测试,作者发现TMEM2过表达的细胞对线粒体胁迫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而TMEM2敲除的细胞则显示出更强的线粒体胁迫抗性。

2024-07-05

《科学》:浙大团队发现衰老相关认知障碍新机制,原来是神经元活动不能再调动线粒体能量了!

研究发现了一种神经元和突触兴奋性与线粒体DNA转录之间的偶联(E-TCmito),它的效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导致了年龄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

2024-12-28

PNAS:神经胶质细胞swip-10通过调节铜离子平衡控制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和神经元活动

研究发现,通过在线虫饮食中补充Cu(I)或让线虫接触一种已知会增加细胞中Cu(I)水平的药物,可以挽救ATP的产生、减少活性氧并促进多巴胺神经元的存活。

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