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开发出智能自组装小分子探针用于近红外二荧光成像

目前,纳米医药面临临床转化困难的挑战。传统纳米材料虽具有高渗透长滞留效应(EPR效应)、长血浆半衰期、缓控释和智能响应等小分子药物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受制于化学结构不确定、配方复杂、代谢相对困难、生产质控成本高和毒理、药代难以定量测定等缺点,极少能够实现临床转化。因此,设计出同时具备明确化学结构、EPR效应、长血浆半衰期和智能响应等特点的新型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2021-03-21

石药集团引入康诺亚IL-4R抗体中国权益

  3月10日,石药集团公告称全资附属公司津曼特生物已与康诺亚生物订立协议,引进CM310(一种抗IL-4Rα的重组人源化单抗)在中重度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独家授权开发及商业化。这是石药集团继昨日2亿元入股倍而达获得三代EGF-TKI之后又一项重要交易合作。根据该协议,津曼特生物将获得康诺亚生物授出该产品独家权利

2021-03-11

默克与广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大湾业务创新发展

2021年3月2日,今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与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企业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广药集团 “)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在生物医药建设领域的发展优势和开放机遇,在业务模式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合作。

2021-03-02

脑脊液中的免疫细胞或能预测癌症转移患者对免疫疗法所产生的反应!

2021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Vall d'Hebron肿瘤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进入脑脊液中的免疫细胞或能忠诚地再现癌症大脑转移中所识别的细胞特性,这或许有望构成对基于免疫疗法所产生反应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包括抗PD-1、抗PD-L

2021-03-11

服务“两”建设 昌发展打造43万平米医药健康产业园区

    日前,《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正式发布,从项目落地、企业培育、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等诸多方面大力支持区域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昌平区以首善标准全面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为提高区域对医药健康领域高精尖项目的承载能力,昌发展重拳打造CHAMPION BIO

2021-02-24

华东医药引进双特异性抗体PRV-3279大中华开发权益

  2月18日,华东医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与美国Provention Bio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双特异性抗体PRV-3279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预防或降低基因治疗的免疫原性这两项适应证在大中华区(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Provention Bio保留全球其他区域的权

2021-02-18

Cell:肿瘤免疫疗法可用于治疗恶性

根据最近一项发表于《Cell》杂志上的文章,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恶性脑肿瘤免疫疗法的新靶标。

2021-02-16

JACC: 研究揭示代谢与心血管风险的早期联系

近日,在国立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与桑坦德银行和巴塞罗那βeta脑研究中心(BBRC,Pasqual Maragall基金会的研究中心)的神经影像专家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大脑代谢,心血管风险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联系,该联系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开始。

2021-02-16

2020MNC中国业绩大比拼:默沙东升档、赛诺菲新品青黄不接

   2月以来,多家全球大型跨国药企陆续公布了2020年全年财报。长久以来,MNC(跨国公司)一直都是中国医药市场的超级玩家。受疫情影响,MNC全球业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大多数维持了中国区的增长,但基本均出现了增速的大幅下降。从已披露中国区业绩的5家MNC来看,有2家中国区比例进一步提升,1家出现了下降,1家维持了平衡。

2021-02-10

揭示APOE免疫疗法可减少淀粉样血管病和淀粉样蛋白斑块,同时改善脑血管功能

2021年2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一种称为β淀粉样蛋白(Aβ)的正常脑蛋白常常开始在大脑中聚集成有害的淀粉样蛋白斑块。这种斑块可能是通往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的第一步。当它们在大脑血管周围形成---这种症状称为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时,淀粉样蛋白斑块也会提高中风的风险。几种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