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药业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扩展适应症获批,中国甲状腺癌患者迎来精准疗法
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常常被认为是“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好的肿瘤”,然而我国RET融合和激活突变型甲状腺癌患者长久以来缺乏有效的精准治疗方案,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现状亟待改善。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少量多次的纳米药物疗法,可提供更好的癌症治疗效果
纳米颗粒可用于将物质携带到身体的某些部位,例如将化疗药物递送送到肿瘤,将mRNA疫苗递送到体内等等。尽管这种“纳米医学”为改善癌症治疗提供了希望,但与常规化疗相比,临床批准的纳米药物的生存效益往往并不大。近日,美国三院院士、麻省总医院E.L. Steele肿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 Rakesh K. Jain 教授团队等在 Journal
Advanced Materials :山东大学姜新义团队构建可吸入式纳米递送系统,逆转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且最终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全球超过500万人。IPF病人肺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增殖,介导肺间质基质过度沉积,肺组织过度瘢痕化,使肺泡结构遭到持续性破坏,最终致使IPF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受损甚至肺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目前,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手段,除了肺移植术外,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以肺康复训练为主的非药物治疗,
Science子刊:武汉大学田间课题组开发出一种新型口服胰岛素纳米制剂
近日,Science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田间课题组在胰岛素口服递送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设计并发展了一种基于耐酸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口服胰岛素纳米制剂,它可以有效克服胰岛素口服吸收的多重屏障,显着提高了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具有高患病率、残疾率和死亡率
告别针头注射:口服胶囊mRNA疫苗要来了
像大多数疫苗一样,mRNA疫苗也需要使用注射器来注射,这对于害怕针头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障碍。如果mRNA疫苗能够通过口服的方式递送,无疑能帮助人们更容易接受。然而,核酸容易降解,RNA尤其容易降解,更何况是在消化道中。如果能够克服核酸在消化道中的降解难题,除了用于口服mRNA疫苗外,还可用于将RNA或DNA药物直接输送到消化道,从而更容易治疗胃肠道疾病。近期
粪菌胶囊首次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成果,一类全新的药物获批在即
劝别人做个人时常说要视金钱如粪土,可在这群科学家眼中,粪便它还就是个宝藏。基本上所有关于肠菌的基础研究中都少不了给小鼠做粪菌移植(FMT),也就是喂小鼠吃各种鼠粪或者人粪(真是天人共粪啊!)。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展现出粪便的价值,准确来说是肠菌的价值。大量研究表明,肠菌与肥胖、认知行为[2]、衰老[3]等都脱不了关系,甚至还能助力免疫治疗
Nature Comminications :施进军团队通过mRNA纳米颗粒恢复p53功能,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自1979年被发现以来,p53基因一直是肿瘤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在Pubmed数据库中用p53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超过十万篇文献。在 Nature 杂志2017年的一项统计中,p53基因以绝对优势位列过去几十年最热门研究基因榜第一名。在多种肿瘤中,p53是一个拥有广泛而强大功能的抑癌基因,超过一半的肿瘤患者携带了p53基因突变。p53
Nature Methods:科学家用DNA制成可监测蛋白质运动的纳米天线
近期,加拿大科学家利用DNA制成了一种纳米天线,能够近距离监测蛋白质的运动,进而了解其功能。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期刊,标题为“Monitoring protein conformational changes using fluorescent nanoantennas”研究人员通过短DNA片段合成了荧光纳米
蛋白纳米笼人工设计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合作单位从头设计构建了一种氧气通透性可调控的人工蛋白纳米笼(protein nanocage,PNC)结构。PNC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是由蛋白质亚单位通过精确有序自组装形成的笼形功能纳米结构,类型多样(如病毒衣壳、细菌微区室、铁蛋白超家族),是蛋白、核酸、矿物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储存、递送与代谢调节的关键载体,还能为细胞内特异性高效